若敏:马赛人,在传统和现代中穿梭
《走进东非6:马赛人,在传统和现代中穿梭》
若敏
大多数白人在生活中都是努力不让意外发生,也很习惯与命运做抗争。但黑人们与命运永远都是友好相处,他们一生都被命运女神死死地控制着。在某种程度上说,对于黑人,命运女神就是他们的家,就是小屋里那熟悉的黑暗,是深深地埋在地下的庄稼根上的霉菌。
土著人不喜欢和别人对比,他们头脑中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连结在他们和大自然中间的脐带还没有彻底断裂。他们只在月圆之夜举办恩戈麦鼓舞。月亮女神竭尽全力使自己处于最佳状态,他们则尽心尽力跳最美的舞蹈。非洲大地在温柔皎洁的月光中沐浴、游泳,而土著人则为这片皎洁增添了一些炙热的红。
---《走出非洲节选》
2023年8月30日清晨,闹钟响了,我马上跳起来,穿好衣服。透过阳台的玻璃门,看到厚厚的云层和隐隐约约的一片紫红色的曙光,应该是看不到日出了。让我惊奇的是,看到闪亮的湖,静谧的湖水和远处半明半暗的山,像一幅画卷徐徐展开。
踏进非洲的梦想,源于1992年在赴美飞机上看的电影【走出非洲】,这片土地是人类与动物自然共处的栖息地,也是动物世界的最后一处净土。在这里,放飞自我,体验野性,惬意舒展,交付本心。
必须夸夸波布非洲给我们订的酒店,【Ngorongoro Serena Safari Lodge】是恩戈罗恩戈罗位置最好的酒店之一,最赞的就是带着露台的房间,如同观景台。站在那里,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如梦似幻的美景,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我打开露台门,四下张望,确定没有大象,才走出去。
早晨,依然是自助餐的方式,丰盛美味。Check-out后,我们就驱车离开了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的山顶。
位于坦桑尼亚北部的恩戈罗恩戈保护区(Ngorongoro ConservationAera)紧邻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之前属于塞伦盖蒂的一部分。为什么有些地方叫“国家公园”,有些地方则称为“自然保护区”。
根据网上的资料,两者是不同的。国家公园比保护区的保护规定和限制更加严格,最重要的一条:国家公园内不允许有居民居住,保护区则可以。1957年坦桑尼亚政府把恩戈罗恩戈罗从塞伦盖蒂分离出来,单独划为独立的自然保护区,代价之一是把居住在塞伦盖蒂的马赛人都强制性地迁移出来,允许他们在恩戈罗恩戈罗或者保护区外的区域居住。
车沿着盘山公路往下走,不一会就来到辽阔的大草原。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里散落着很多马赛村庄,马赛人在大自然中放牧生活,野生动物和马赛人的牛群、羊群相处在同一片土地上。司导说只有马赛人可以在保护区的路上行走,游客如果下车是会被罚款的。路上看到几个放牧的马赛人,有的会向我们挥手,有的驻足观望,眼里充满了好奇。
没过多久,司导Rashide就带我们拐进了一条小路,他说,带我们去马赛人(Maasai)的村庄看看。马赛人是东非大草原上的游牧部落,他们还保持着原始且独有的生活方式。
远远就看见山坡下被荆棘环绕着的十几个泥草屋,一群红色人影伫立于栅栏门外的空地上,那里有一棵巨大的合欢树,很醒目!Rashide 说,马赛人的村落都在空旷的原野上,要远离丛林,因为丛林里有动物出没。
我们一下车,就有一群人围过来,领头的是一个高大英俊的马赛男子,他说着流利的英文,先跟司导握手,接着对我们表示欢迎,自我介绍英文名为John,是酋长的长子,在城里读大学,因为还在假期,又会英文,故回部落给父亲帮忙,做接待工作。
马赛男子穿着红底黑条的“束卡”,一块布围腰上,一块布斜披在肩上。记得来非洲之前,波布非洲的盈盈专门发来了穿衣指南,提到衣服最好是卡其色、大地色,不要穿红色或者蓝色,怕招来动物,【走出非洲】电影里的演员,也是以卡其色和白色为主,所以,我没有带一件颜色鲜艳的衣服。看到马赛人的打扮,便心生疑虑。
问了John为什么马赛人穿红色,他解释说,马赛勇士游走在东非大草原上,手持木杖身披火红,彪悍勇猛,保护着族人和牲畜不被野兽攻击。曾经他们在成人礼前要捕猎一头狮子,以证明自己像狮子一样勇猛,因为禁猎这个传统已经不复存在。不过,马赛勇士依然是草原上独特的荣耀,狮子见了这独特的火红色也许会绕道走,也许会过来斗一斗。听他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幸亏没穿红色。再一次强烈普及一下,去东非大草原,为防止意外,最好不要穿红色和其他引起动物注意的鲜艳颜色,要防患于未然。
马赛人的视力特别的好,远远看见我们的车,就召唤村子里的妇女们出来欢迎我们。马赛女人最醒目的是脖子上圆盘一样的珠饰。我和Cynthia一下车,就被围上一个大披巾,脖子上就被套上重重的圆盘,被拉着一起蹦跳起来。John要过相机,表示他会给我们拍照。
十四个身披红衣或者蓝袍,手执木棒、身形高挑的年轻人,排成一条纵队跨着独特的步伐、齐声喊着号子走了过来,绕了几圈后围成半圆,开始挨个表演“旱地拔葱”,原地起跳,直上直下,个个毫不费力跳起来。Jack和Jeff也被邀请下场起跳,分别站在跳高冠军的两边,一试高下,跳得挺欢。男人在跳高的时候,女人围成一个半圆形唱歌,加油助威,我和Cynthia也加入他们的队伍,跟着哼唱,乱跳一通。我注意到排队的形式是男左女右。
马赛人的弹跳力惊人,而且跳起来的时候根本不弯膝盖,笔直地跳向空中。John说,跳得越高的男子越受女孩子的喜爱,可以娶到漂亮的妻子。这么喜欢跳高,使得马赛人的身材很好,又高又瘦。
之后马赛人又开始踩着步点一边行进一边唱歌,听不懂唱得是什么,Jack和Jeff也在他们当中。John将手中有点弯头的用黑木制成的木棒递给Jack,他说这是头领才能拿的东西,你可以暂时做一下头领。这个特别的黑木棒,可能用了一些时间,很光滑,触感很好。
接着,马赛人又给我们表演了“钻木取火”。 这是指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听说过中国古代“钻木取火”的传说,可是却从来没有亲眼所见。没有想到在遥远坦桑尼亚的马赛人部落,竟然见到了。
那天上午阳光明媚, 在太阳的照射下,马赛人的黝黑肤色和艳丽服装形成高浓对比,显得更加迷人。
接着,John带着我和Jack,Jeff和Cynthia跟着另外一个会说英文的马赛人去参观他们的家。
走进村庄参观,马赛人的村庄是由树枝和牛粪混合泥土砌成,半人高的房子沿着荆棘围墙排成圆环,John带我们弯腰钻进一个弧形的小门,随即低头拐弯进入一片漆黑的房子,我什么都看不见,停了一下才慢慢看清屋里的一切。John让我们坐在低矮的小板凳上,这是两平米左右的“客厅”兼“厨房”,中间是一堆熄灭的炭火,没有任何家具。客厅两旁是两个房间,各有一张床,上面铺着牛皮,除床以外没有任何空间。John抱着他的儿子,给我们介绍,一张床是他和妻子的,另外一张床是孩子们睡的。
房间里不仅黑暗,而且有浓浓的烟味加上牛粪的味道,实在令人不舒服,如果有幽闭恐惧症的,不建议进去参观。这是我目前见到最简陋的住宅,不敢相信,在二十一世纪,还有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心中已经感恩很多次了。
我急切地走出了房子,一眼望去,其他房子内部结构应该大致相同,因为这些房子的外形完全一致,都是半人高、直径约三米的圆柱形。
我问John,他在城里读书住在学生宿舍吗?他回答:是的。我不敢想象,他接受了文明世界的一切,还会回到这里居住?他说,他的酋长父亲有15个老婆,他的目标是超过父亲,虽然,他现在只有一个老婆和一个孩子。
John说,马赛人的饮食以牛羊肉、奶、和牛血组成。他们喜欢喝鲜牛血,从牛的脖颈处割开,每头牛只取两升血,再用泥巴把牛的伤口糊上以防止牛死去,所以马赛人会养很多牛,每头牛轮换着取血。他常常把鲜牛血和鲜牛奶混在一起喝。这是什么滋味,不敢想下去。
马赛部落不再打猎,他们以放牧和采集为生。拥有牛越多,越富有。只享受牛奶和牛血,而不杀牛和卖牛。马赛的男人只负责放牧,女人要生孩子、盖房子、照顾孩子、采集植物水果、制作衣服。简单来说,男人只需要积累资产(牛),女人做一切。马赛人还饲养羊、驴和狗。他们有时也吃羊肉,驴子主要用来搬运东西,狗则是他们放牧和看家护院的帮手。马赛男人的主要工作是放牧。天不亮,牧人就驱赶着牛羊外出了,他们被允许进入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内放牧和寻找水源,但不能在火山口内过夜。
到了晚上,牧人们会把部落村子的大门用枯树和荆棘堵死,让牛群聚集在村子中央,马赛部落实行一夫多妻制,男子可用10 头牛换一个妻子。在坦桑尼亚当地,一头牛市价400 美元,也就是说,娶妻的成本是4000 美元。村庄中央用荆棘树做成篱笆,作为牛圈。周围是他们自己简易的房屋。房屋用木材搭建框架,再用树木和干草编扎房顶,然后用牛粪掺水涂墙壁和顶棚。
接着John带着我们绕到村后,进入马赛市场,一个圆形的木架子上摆着待出售的商品,摆摊的就是唱歌跳舞的马赛男女。John指定我们不同的家庭站在不同的摊位前,大概为了公平。商品有非洲木雕,彩色小珠子串的手链、项链。价格比住得五星酒店里面的礼品店还贵,质量也差很多。
这时,John对我们说,马赛人生活得很苦,但是从来不接受捐赠,你们买他们的东西就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是一种捐赠的形式,果然,John在文明世界的熏陶,抓住了我们的弱点,Jack挑了几样东西,加上John给他的酋长手杖,一共300美金,那一个手杖就要了200美金,Jack说,就当是捐钱了。(手杖并没有带回来,而是留在了肯尼亚机场)
买好东西后在村口集合,导游指着远处的一间有门用树枝围成的房子说,那是马赛人的学校,我带你们去看读书的孩子。
学校里只有一个老师,3到7岁的孩子大约有20个,孩子们见到客人就开始唱歌,纯真的歌声动听,他们都有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我拍照,还会摆姿势,一点都不害羞,估计,每天都会见到这样的游客,已经习以为常了。
Cynthia将提前带来一个纸袋的零食发给孩子们,我打量了一下四周,教室黑板上板书的是英文。黑板上还有最简单的加减法。我们跟孩子们合影拍照。
然后,跟John说,应该用买卖的收入,把学校好好整修一下,John 连连点头,会不会做,就不知道了。旅游业是马赛人的主要收入来源。真希望他们能够好好改善生活。
马赛人曾流传着一个古老说法:“我们右手持长矛,左手持圆棍,就不能再拿书本了。”但随着时代变迁,很多马赛人的习俗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大多数马赛人的孩子都去附近的学校上学读书。
John说,还有一些马赛人依然不愿意融入现代社会,而是流连于一望无际的草原,和那些野生动物一样风餐露宿。就这么与世隔绝,不被迅速发展的科技所吸引,也不被纸醉金迷的生活所迷惑。不过,John也提到,有一些受教育的马赛人会留在城市工作,也不愿意回到村庄。这就是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在马赛部落的冲击吧。未来的马赛人会何去何从?马赛文化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逝吗?我在心里留下了问号,拭目以待吧。
电影《White Masai》,写一个来自瑞士的女孩科琳娜,在肯尼亚喜欢上一个马赛勇士克廷卡,跟着他回到马赛部落。她看到马赛勇士围在一起喝牛血,那一刻的表情很复杂,爱其实也很难跨越巨大的文化鸿沟。四年后,她不得不带着女儿逃回瑞士。随后,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五本书,并成为全球百万畅销书作家。她的结语是,在一段关系里,不论双方的背景,能当自己最好。
离开马赛村庄后,在去塞伦盖蒂的路上,我们拐去奥杜威峡谷Olduvai Gorge,它被称为人类的摇篮,因为在峡谷的遗迹中发现了多处早期大约在200万年前的能人的遗迹和遗骨化石。补充了由古猿进化成人缺失的“链条”。
考古学家相信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即现代人和现代猿有共同的祖先。但人类这一支系是何时、何地从共同祖先这一总干上分离出来的?什么是分离的标志?原始人类又是何时、何地转化为现代人的?无人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
非洲起源说强有力的证据是,“露西”的完整的颅骨和肋骨化石。她是在1974年时在埃塞俄比亚阿尔法谷底发现的,这个生活在320万年前的“露西”被很多考古学家称为是人类的老祖母。
查了一下资料:从猿到人的四个演化阶段的化石,即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进化体系,印证了达尔文关于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这一推断。其次,确立了南方古猿在整个人类演化系统中的地位,使得南方古猿的生存年代与遗传学家通过DNA研究计算出的人猿分离时间更为接近。最后,人类的演化过程比原来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在相同的时间范围内,南方古猿的几个种群同时生存,但只有一个种群向人属的方向演化,而其余的最终都灭绝了。这说明人类的演化是按照“树丛”(bush)的方式进行的,而不是按照传统的直线状方式进化的。这一点对于丰富生物进化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惜博物馆不开,我们在纪念碑前仔细看了说明,就离开了。旅行还要继续,塞伦盖提大草原就在前方。
(完稿于2023年11月2日星期四 美国亚特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