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所有人 这一碗腊八粥请注意查收!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今日腊八,浓浓的年味从眼前这碗浓稠的粥蔓延开来。拆被褥、蒸馒头、炸丸子、祭灶王、扫房子、买年画、贴对联、挂灯笼……家家户户充溢着祥和与欢乐。要过年啦!你准备好了吗?
北方人好吃,但吃得不像南方人那么讲究和精致,菜品味重色黯,所以真正能上得了席面的很少。不过寻常百姓家也是不需要什么席面的,所以那些家常菜一直是我们的最爱。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美食文化
如果不年不节的,平素大家吃的都很简单。
由于故乡地处苦寒之地,冬季漫长,寸草不生,所以吃不到新鲜的绿色蔬菜。
我们食用的,都是晚秋时储藏在地窖里的菜:土豆、萝卜、白菜、胡萝卜、大头菜、倭瓜,
当然还有腌制的酸菜和夏季时晒的干菜,比如豆角干、西葫芦干、茄子干等等。
人们喜欢吃炖菜,冬天的菜尤其适合炖。将一大盆连汤带菜的热气腾腾的炖菜捧上桌,寒冷都被赶走了三分。
人们喜欢把主食泡在炖菜中,比如玉米饼和高粱米饭,一经炖菜的浸润,有如酒经过了岁月的洗礼,滋味格外的醇厚。而到了夏季,炖菜就被蘸酱菜和炒菜代替了。
每个节日都有各自的吃食、专属的回忆。
家常便饭到了节日时,就像毛手毛脚的短工,被打发了,节日自有节日的吃食。
立春的那一天,家家都得烙春饼。春饼不能油大,要擀得薄如纸片,用慢火在锅里轻轻翻转,烙到白色的面饼上飞出一片片晚霞般的金黄的印记,饼就熟了。
清明过后,天气越来越暖了,野花开了,草也长高了,这时端午节来了。家家户户提前把风干的粽叶泡好,将糯米也泡好,包粽子的工作就开始了。粽子里通常要夹馅的,爱吃甜的就夹上红枣和豆沙,爱吃咸的就夹上一块腌肉。粽子蒸熟后,要放到凉水中浸着,这样放个两天三天都不会坏。
端午节之后的大节日,当属中秋节了。中秋节是一定要吃月饼的。那时商店卖的月饼只有一种,馅是用青红丝、花生仁、核桃仁以及白糖调和而成的,非常甜腻。
记得有两次八月十五吃月饼时,我吃得牙痛,大家赏月时,我却疼得呜呜直哭。爸爸会抱起我,让我从月亮里看那个偷吃了长生不老药而飞入月宫的嫦娥,可我那双朦胧的泪眼看到的只是一团白花花的东西。
中秋一过,天就凉了,树叶黄了,秋风把黄叶吹得满天飞。雪来了。雪一来,腊月和春节也就跟着来了。
都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到了腊八的时候,人们要煮腊八粥喝。
腊八粥的内容非常丰富,粥中不仅有多种多样的米,如玉米、高粱米、小米、黑米、大米;还有一些豆类,如芸豆、绿豆、黑豆等,这些米和豆经过几个小时慢火的熬制,香软滑腻,喝上这样一碗香喷喷的粥,真的是不惧怕寒风和冰雪了。
喝上这样一碗香喷喷的粥,春节跟着就来了。
一年中最大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我们那里一进腊月,女人们就开始忙年了。
她们每天发上一块大面团,花样翻新地蒸年干粮,蒸好了放到外面冻上,收到空面袋里,堆置在仓房,正月时随吃随取。
除了蒸年干粮,腊月还要宰猪。宰猪就是男人们的事情了。
谁家宰猪,那天就是谁家的节日。餐桌上少不了要有蒜泥血肠、大骨棒炖干豆角、酸菜白肉等令人胃口大开的菜。
人们一年的忙活,最终都聚集在除夕的那顿年夜饭了。除了必须要包饺子之外,家家都要做上一桌的荤菜,少则六个,多则十二、十八个,看到盘子挨着盘子,碗挨着碗,灯影下大人们脸上的表情就是平和的了。他们很知足地看着我们,就像一只羊喂饱了它的羊羔,满面温存。
我们争着吃饺子,有时会被大人们悄悄包到饺子里的硬币给硌了牙,当我们“当啷”一声将硬币吐到桌子上时,我们就长了一岁。
二、今天重点讲讲腊八粥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记载:
“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此外,我国部分地区还有用醋泡“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这一天,将剥好的蒜瓣放入干净的坛中,再倒入老醋,密封后腌制数天。制好的腊八蒜通体晶莹碧绿,口感酸辣,别具一番风味。
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写道,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腊八一到,离春节就更近了,浓浓的年味蔓延开来。
腊八粥的甜糯,从古至今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年味,无法忘记的回忆。
腊八节,最早周代有“八腊”,周代称“蜡”,蜡月初八祭八方八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蔡邕《独断》云:
“腊者,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
在新故交接的腊月,人们认真而虔诚地祭祀祖先和神灵,一餐一饭、一招一式,无不寄托着百姓平凡而又庄严的生活期待。
如今,腊八节祭祀的仪式早已不再流传,而腊八粥这一饮食习俗却传承至今,愈发意蕴非凡。
而且现在正在看着这篇文章的你,还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