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E偷查移民隐私?18亿保险记录、住址、车牌全被扫进数据库,华人该慌吗?
据Reason7月9日爆料,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正在悄悄用你的保险记录、住址、车牌,甚至医疗账单来锁定移民身份。
这事儿听起来像科幻电影,但它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身边!你是不是也好奇,自己的隐私会不会也被盯上了?尤其是华人,到底需不需要担心?
ICE咋搞到这些隐私的?
故事得从一个叫ClaimSearch的平台说起。这原本是保险服务办公室(ISO)搞出来的工具,专治保险欺诈,里面存了18亿条保险索赔记录和5800万份医疗账单,啥个人信息都有:地址、社会安全号码(税号)、车牌号、看病记录……你能想到的基本全在里面。ICE看上了这个“宝库”,据说通过它能轻松挖出移民线索。
不过,ClaimSearch的运营方Verisk跳出来撇清关系,说ICE不是他们的直接客户。但背后操控这个平台的国家保险犯罪局(NICB)却支支吾吾,没正面承认或否认ICE有访问权。404 Media猜了个大概:ICE可能没走正门,直接“借道”拿到了数据。这操作也太玄乎了吧!
监控网有多广?简直无孔不入
ICE可不只盯着保险数据。报道揭露,他们还玩起了多线作战:
- 车牌识别系统:全美摄像头网络24小时盯着你的车,车牌一扫就知道你去哪了。
- Palantir承包商:这个科技巨头帮ICE把各种信息串起来,建了个“全景目标分析”,简直是大数据版的“全能眼”。
- 政府数据共享:今年5月,ICE跟美国国税局(IRS)签了协议,共享更多数据。
- 手机和公用事业记录:早在2021年,ICE和海关边境保护局(CBP)就买了你的手机位置和水电账单信息,压根没经过你同意,更别提法院批准了。
这网撒得太大了!你开车、看病、交电费,都可能被他们盯上,感觉隐私已经成了“透明人”。
新法案让ICE更猛了
这一切还跟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脱不了干系。2025年3月,特朗普签了个行政命令,砸掉联邦机构间的“数据墙”,让信息随便共享。接着,《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砸下1700亿美元,ICE直接膨胀成了美国史上最大的执法机构之一。
这钱没白花,ICE的触角伸得更远,背后还有个隐秘的商业数据网络,专门收集普通人的隐私,包装好卖给政府。
华人要不要慌?
说实话,很多华人不是无证移民,拿着合法身份生活得挺踏实。但这事儿真有点让人睡不安稳。ICE能不经法院批准就翻你的医疗账单、车险记录,隐私权还剩多少?更吓人的是,数据交叉一分析,哪怕你是合法身份,也可能被“误判”成目标。比如,某人用错了税号,或者地址跟某个移民数据撞车,麻烦就来了。
尤其现在移民政策越收越紧,华人社区难免有点草木皆兵。社交媒体上有人调侃:“下次出门得把绿卡挂胸前了!”也有人担忧:“万一查到我买了辆二手车,怀疑我洗钱咋办?”虽然还没确切证据显示华人被重点针对,但这种“暗查”模式确实让大家心里没底。
专家建议,国会和法院得赶紧出招,搞点硬核隐私保护措施。但现实很骨感,政府内部的数据整合才刚热起来,估计只会越来越夸张。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多留个心眼:别随便泄露个人信息,关键证件随身带,遇到查验别慌张。
这事儿还没尘埃落定,但它提醒我们:生活在美国的每一天,隐私都可能被无形的大网扫走。
「亚特兰大生活网」的读者们,你觉得该咋防?聊聊你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