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舒言静语|这些年,读过,听过的一些英文书

舒言静语|这些年,陪伴我的书

我绝对不是书虫(bookworm)。正相反,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读书对我来说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我甚至为此怀疑自己有多动症。但是我还是爱书的。因此听书便成为我与书亲近的最好的方式。多年来,上下班拥挤的道路上,枯燥的走步机上,小区周围的绿荫小道中,有书陪伴,被书中的故事吸引着,被书里的智慧感染着,看大千世界,沧海桑田;观芸芸众生,悲欢离合;虽负重前行,仍岁月静好。除了听,我床头也总是有一本催眠的书。当然这本不幸的书是要陪我很久很久的。

虽然书是读了一些,印象深的却不多。一是记性不好,再就是很多书本身也不是很特别,常常读的时候荡气回肠,读完就忘。年幼时印象深刻的可能只有《静静的顿河》和四大名著中的三部(没看过三国)。《红楼梦》还是在爸爸的控制下高中才让看的。我心想,切,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莫泊桑的《俊友》和左拉的《娜娜》我都看过了,红楼梦里的那点事儿算什么呀。那时由于文化被革命了,书籍贫乏。我基本上是饥不择食,逮着什么都看。大院的造反派在抄家时搜罗到很多外国名著,有个别跟我家关系还好的,觉得大学生有学问,蹭饭吃时就拿两本到我家献殷勤。这样有些书就流落到我家了。爸妈其实忙的连书名都顾不上看,反让我钻了空子。

那时书不多,我得到后如饥似渴。后来各种书籍铺天盖地,我反倒不能集中精力了。可能别的诱惑也多了吧。有一点我是肯定的。无论手头上的书多好看,一旦有别的想法或犯了困,我都能马上放下,从来不废寝忘食。记得上大学时玛格丽特·米奇欧的《飘》重新出版了。好友其买了一套共三本。我俩的床头对头,她能够打着手电一夜看完一本,看完就扔给我。我就慢慢看,让等在后面的女生跟我急。同事好友玲说她读书能到凌晨两三点,令我好生佩服。都这岁数了,还能这么拼!

终于,爱书又不能安静的坐下来看书的我,找到了听书这一途径。一开始,书都是录在录音带里,后来有了CD,再就有了数字格式mp3。记得几年前还常常和好友明花不少时间把CD里的书转换成mp3格式互相分享。自从有了Overdrive和Libby两个手机 app,从图书馆借书来听就变得方便无比了。

现在的我除了对科幻类小说兴趣缺缺,对纯浪漫小说情怀不再,对武侠小说(对我来说和科幻差不多)似懂非懂外,并不太挑剔书的种类。关键是得让我听/读的下去。掐指算算,在美国生活的时间早已超过了故土。一开始还从国内往这里搬中文书读,不知不觉的就开始读英文书,又不知不觉的以听英文书为主了。虽然还是看一些朋友推荐的优秀的中文书籍,但毕竟不如英文书方便得到。多年的积累,总有一些作家深得喜爱,一些故事不能忘怀。这里主要就谈谈我印象最深的几个作家和他们的书吧。

所有照片都是网上截图拼凑来的。

舒言静语|这些年,陪伴我的书

Laura Hillenbrand 是个写传记文学的好手。她写的Unbroken(《坚不可摧》)和 Seabiscuit(《奔腾年代》)都是经典畅销书,并被好莱坞拍成电影。Unbroken写的是二战时美国陆军轰炸机机枪手Louis Zamperini的亲身经历。Louis当时十九岁,意大利裔,纽约长大,曾是个要多淘有多淘,要多坏有多坏的问题青年。在哥哥的指点下他的长跑才能被挖掘,居然一直跑到柏林奥运会并得第四名。战争把他带到太平洋上。当他的轰炸机被击落后,他和同伴在太平洋上漂了四十几天,直到被日军发现送到战俘营。漂泊时,他们想尽办法和饥渴,日晒,鲨鱼,大鸟甚至人性斗争,被发现时已奄奄一息。可是,被俘后受到的非人折磨,让他直后悔没死在太平洋上。几年的渺无音信,全家人都认为他死了。唯有他的母亲,坚信他还活着。作者用丰富形象的语言讲了这个令人难忘的故事。让我们看到Louis和同伴如何在绝望中运用智慧,痛苦中坚持希望,悲壮中不忘幽默,受虐时暗地反抗,一直熬到日本投降。

 

Laura Hillenbrand在写这本书之前就以Seabiscuit这篇纪实文学出名。一次大战后,美国的赛马业在汽车的打击下越来越挣扎。Seabiscuit是匹名马。起初它本身条件不好,总是被卖来卖去。它的骑手条件也差又没经验。但是两个伙伴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况下,经培训师Tom的指导赢了最强的对手!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虽然Seabiscuit因受伤很快就不能参加赛马了,但是它将不可能变可能的精神激励了千千万万的美国人。Seabiscuit也成为运动精神的标志。

舒言静语|这些年,陪伴我的书

威尔士作家Ken Follett27岁就因悬念/惊悚小说 Eye of the Needle 出名了。多年一直是写这类小说的畅销作家。1989年当他四十岁时,突然出版了The Pillars of the Earth,华丽转身成为历史小说家。我就是从这本书开始认识他的。The Pillars of the Earth(《圣殿春秋》)和World without End(《无尽世界》)以及近年出版的A Column of Fire被称为Kingbridge三部曲。我只看了前两部(花了好长时间把厚厚的第一部读完,第二部就听了。),第三部在我的书单上还没来得及看。这套书描述了英国一个叫Kingbridge(虚拟的)的地方,从十二世纪建天主教堂开始,长达几世纪的演变。

The Pillars of the Earth讲述了十二世纪初一个叫Tom的石匠(人称Tom Builder)历尽千辛在继子Jack的帮助下去实现自己建造哥特式大教堂(Gothic Cathedral)的梦想的故事。通过建造教堂的艰苦过程,作者向我们讲述了那时的英国,国王,公爵,教会相互利用,相互依赖又相互较量的政治格局。中世纪时期一个天主大教堂从设计采石开始,要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来完成。最难的就是拱顶的设计。偌大的顶是靠精密的计算合拢在一起的。稍有差错就会坍塌。那时的主管石匠不仅是设计师,建筑师,还要去和教会打交道获得庞大的经费。可见Tom得有多呕心沥血。直到Tom死了,教堂也只是完成了一部分。后来在Jack的领导下,历时近五十年,Tom梦想中的辉煌的教堂终于建成。

故事在World without End里继续(两本书也是互相独立的)。时间快进了157年到十四世纪。大背景是国王爱德华三世下的英国。书中穿插了两个史实:英法百年战争和黑热病。主角是第一部中Jack Builder的后代Merthin。仍然以大教堂为中心,作者讲述了那个时代的爱与恨,贪婪与傲慢,追求与复仇;故事中的人物在时代的十字路口上彷徨徘徊和艰难抉择;新思想新事物的涌现对顽固的旧传统的冲击以及黑热病带来的灭顶之灾。

2017年出版的The Column of Fire仍然讲Kingbridge十六世纪发生的故事。等我看过后再补充。

Ken Follett还写了一套被称为“世纪三部曲”的巨著。由 Fall of Giant(《帝国的陨落》),Winter of the World (《世界的凛冬》)和 Edge of Eternity(《永恒的边缘》)三部书组成。分别讲了一战,二战和冷战中四个国家(英,美,德,俄)五个家族三代人的故事。其中两家英国人。一家是贵族的代表,和其他国家的贵族皇室血脉相连,利益瓜葛。另一家是煤矿工人,女主是英国工党的创始人之一。美国人是个外交官,战争中周旋于联盟中间。德国那家男方也是贵族,妻子则是英国贵族,两人一战期前结缘并育有一儿一女。母亲与女儿都是同情犹太人和反战的,儿子却是忠诚的纳粹分子,一家因此而撕裂。俄国那家是曾是贫苦工人,因参加十月革命而发达,成为布尔什维克的中坚。书中除了五家人之间因机遇巧合而产生的爱恨情仇外,几乎含括了一战二战和冷战中发生的所有的大事件和政治格局的变迁,叙事宏大,波澜壮阔,读起来非常过瘾。整个一个时代的悲剧,通过这些小人物的承受,才会让我们体会到战争所带来的伤之深,痛之切。

唯一一个我不太喜欢的地方是,作者在人物对话中夹杂太多的背景介绍,好像不多交代两句读者就看不懂似的,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尽管如此,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部磅礴大气的史诗。

舒言静语|这些年,陪伴我的书

Khaled Hosseini是美籍阿富汗人,1965年在卡布出生,11岁随外交官父亲住法四年,因为苏联的入侵,他们无法回国,于1980年到美国政治避难。他的三本书我都听/看过,印象最深的是The Kite Runner(《追风筝的人》)。写这本书之前, Hosseini已经在美国行医十年。优裕的生活仍然不能让他忘怀祖国深重的苦难。特别是当他36岁(2001年)回到卡布,目睹他记忆中美丽的家乡在被苏联铁蹄的蹂躏和塔利班严酷的统治后,满目创伤,民不聊生的惨状,陌生,伤感之余又添加了作为幸存者的罪恶感。为此他提笔开始写The Kite Runner,以他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他苦难的祖国。书一出版,就登上排行榜,并连续两年是纽约排行榜上第一名。

当我借到书来听时,惊喜的发现书是他本人读的!那略带口音的流畅英语,平静而充满感情的讲述,立刻把我带入那个国度,带近那里的山山水水和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们。书分三部分,主角是一个叫Amir的男孩。第一部分讲的是Amir和仆人的儿子Hassan之间的友谊背叛和愧悔。第二部分讲的是苏联入侵,君主制被推翻,战争带来深重的灾难。Amir全家逃出卡布并在加州落户,开始了移民生活。第三部分讲到Hassan和妻子都被塔利班害死了。他们有一个儿子流落在孤儿院并仍然遭到塔利班头子的非人虐待。Amir觉得这是他回报Hassan的机会。他不顾个人安危回到卡布,经历了种种危险,把Hassan的儿子接到美国领养。书中最让人泪奔的一句话是: “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 这句话是儿时Hassan对Amir讲的,也是多年后Amir对Hassan的儿子讲的。“为你,我愿做一千次“。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灿烂千阳》)是Hosseini的第二本书。书名是从17世纪伊朗诗人Saib Tabrizi的诗里借用的。如果说The Kite Runner给我的印象最深,这本则是我最不愿意想起来的。书中两个女人的命运是如此的凄惨,悲哀和绝望,以至于我现在回忆起来,心肺胃肠都会揪成一团,难过半天。记得当时一边读一边想:会好一点了吧?不会更惨了吧?一个女人要有多大的耐力来承受一个个致命的打击,要有多少勇气来承受生活带来的各种苦难!她们虽然隐忍,顺从,但她们为了孩子仍然不放弃挣扎和求生。像野草,卑微却倔强的活着。比起第一本书,Hosseini的写作显然更加成熟,深刻。此书也在排行榜上高居不下很久。只是实在太dark了。记得当时我买了这本书。看完后马上送给了一个同事,好像看见它就看见了苦难。

第三本书是2013年出版的And the Mountains Echoed(《群山回唱》)。书中讲述了一对兄妹因贫穷和战争铸成的六十年悲欢离合。因为人物复杂,故事比较散,就不多说了。

舒言静语|这些年,陪伴我的书

把这两本书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都是在功能失调的家庭(dysfunctional family)里长大的孩子写的自传。

Glass Castle(《玻璃城堡》)是作家Jeannette Walls自己家的真实的故事,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自传。她有一个画家兼教师,非常有才华又极端任性的母亲,和一个嗜酒如命,独立特行,好高骛远的天才父亲。绝配的两人生了不幸的四个孩子。父母虽有才华但无法保住工作。孩子们只好随他们到处流浪。这本书的录音也是作者自己读的。整本书中,Jeannette用平静甚至幽默的语气,娓娓道来她和绝大多数孩子不一样的童年。饥寒交迫,担惊受怕,饱受欺凌是她家孩子们时常要面对的生活状态。父母从不知道保护他们。即便如此,Jeannette儿时眼中没喝醉的爸爸是那么聪明,迷人。圣诞节平安夜,爸爸把她带到草地上,指着天上的星星跟她说,宝贝,你挑一个吧,做你的圣诞礼物。她居然高高兴兴的挑了金星!爸爸跟她许诺,在她十岁时送她一个玻璃城堡做生日礼物。她就殷殷的期盼着。等来的却是居无定所和到垃圾箱里寻找食物。她妈妈有时会去教书。挣来的钱还不够她爸爸拿去喝和赌。妈妈陷入抑郁不愿起床上班,她和姐姐就把妈妈从床上拉起来逼着她去,否则社工就要把孩子们带走了。她没有饭能带到学校吃。同学吃午饭时她就躲出去。等大家吃完她才进食堂从垃圾桶里找别人扔掉的剩三明治充饥。正因为父母如此的不靠谱,她和姐姐自强自立,最后不但自己去纽约学习和工作,还把弟弟妹妹也接了过去。Jeannette把童年的贫困和苦难化成坚强和勇敢,加上本来就聪慧过人,她如鱼得水的在纽约遨游,绽放才华。值得一提的是,Jeannette的母亲家是有一大片土地的。被石油公司征用。可是她宁可在纽约街头捡垃圾,也不去收复她的土地。更不肯领政府救济。在这一点上,这位不负责任的母亲也有让人尊重的地方。Jennette后来为母亲打理了一个画室,让她继续她当画家的梦想。

Educated是Tera Westover的自传。Tera生长在摩门教的生存主义者(survivalist) 家庭。家里一共七个孩子。十七岁前她没进过校门。父亲禁止家人去医院。她被划伤,被哥哥打成脑震荡,甚至烧伤都是在家治的。家里永远都是在为世界末日的到来做准备。全家人远离社会,以致当哥哥对妹妹动粗甚至强暴时,她们孤立无援,连父母也视而不见。在这样的情况下,Tera自学数学和英语语法,考进了杨百翰大学(摩门教徒不用交学费)。刚进学校时,她像是个外星人。没听说过对犹太人的种族清洗,没听说过黑人平权运动,生命中有太多太多的缺失。好在她及其聪明又努力,如饥似渴学习一切可以学到的。知识的汲取彻底转变了她的一生。在旺盛的求知欲驱使下,她一路哈佛,剑桥的走下去。令人感动的是,她并没有因童年的不幸而怨恨父母。她甚至请父母参加她的毕业典礼,和父母分享她的成功并得到父母的祝福。故事听上去是如此的不可思议。可是在网上查查,她剑桥大学的博士头衔可是确确实实,如假包换的啊。

透过这两个发生在二十世纪的美国的真实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扭曲的人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矫正的。与其自怨自怜或随波逐流,不如通过自强不息和接受教育去实现自我救赎。

舒言静语|这些年,陪伴我的书

我在开车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情况下,喜欢有一搭没一搭的听Malcolm Gladwell。可以在他讲大道理时走神儿,在他讲故事时又把神儿转过来。

Gladwell是英国出生的加拿大记者和公共演说家。母亲是牙买加的心理治疗师,父亲是数学教授。Gladwell对社会心理学颇有研究。他善于挖掘一些出乎意料的社会学研究成果并结合实例加以分析阐述。他说,我对两件事有同样的兴趣:有趣的故事和有趣的研究。我喜欢把它们收集起来,并去寻找它们的交集。

在The Tipping Point(《转折点》)里,他从几个事件(Hushpuppy鞋子品牌的起死回生,美国独立战争的发起,传染病的蔓延,纽约犯罪率的下降等)中得出结论: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扩大蔓延以至突发成成大事(转折点)需要三个条件。1,首先要有具备社会影响力的人(The Law of the Few)。按照80/20规则,百分之八十的工作是百分之二十的人做的。他们有的有社会关系,有的对信息敏感并善于分析解决问题,有的具有推销和谈判的能力。2,要向社会反复灌输同一理念(Stickiness Factor)以加深民众的印象。如芝麻街里的各种动物。3, 语境的力量(power of context)。有反复强调的口号,让它们慢慢的深入人心。比如“零容忍”。他的说法在学术界还是颇有争议的。但是我觉得把社会学研究带入普通读者的认知中并引起大家的讨论和思考,Gladwell功不可没。

Outlier讲的是关于成功的故事。Gladwell试图从一些非常有成就的人身上找到成功的规律。Bill Gates,Oppenheimer,披头士,律师,冰球运动员等都是他研究的对象。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除了天份以外,还要天时地利人和加上1万个小时的努力。比如Bill Gates可以从小在母亲工作的地方玩计算机,而绝大多数孩子在那个时候都不知道计算机是什么东西。比如同一年纪段里,生在一月份的冰球运动员就比生在12月的更有高度和力气的优势,富裕家庭的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培训。比如Oppenheimer之所以如此成功,和他在曼哈顿最富有的环境中长大不无关联。他不断的提醒大家,天才不是成功的唯一甚至主要因素。他甚至认为环境差异会带来智力发展的差异。说亚洲人数学好是和种大米有关,因为种大米要比中麦子复杂精细因而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他还以自己母亲为例,解释环境和机遇如何使一个非洲奴隶的后裔成为一名成功的心理治疗师。

Blink中,Gladwell认为人们是可以根据不足的经验和有限的信息做出决定的。他认为根据这些信息果断的做出决定往往比从大量信息中分析所做的决定要更为正确。他在书中从各行各业找出实例来证明这一观点。大量信息常常会“瘫痪”人们的大脑。但是我想,如果用现在时髦先进的AI分析,是不是结论会有所不同呢?

David and Goliath 是犹太人的一个传说里的人物。 当大卫王还是个牧羊少年时,犹太部落被野蛮人袭击。面对巨人Goliath犹太人束手无措。是大卫施巧计用石块击中Goliath的前额将他打倒并割下其头颅,从而赢得了以弱胜强的战斗。Gladwell用这个故事来说明劣势在特定条件下往往是转为优势的关键。这本书出来后得到的攻击多于赞扬。

出于对社会心理学的兴趣,我还是会接着读Malcolm Gladwell及类似作者的书的。

舒言静语|这些年,陪伴我的书

这两本书都是谈死亡的。Being Mortal(《最好的告别》)讲的是如何面对亲人及自己的衰老和死亡。Option B(《另一种选择》)讲的是如何从失去亲人或其他致命创伤中得到救赎。

Atul Gawande本人是个外科医生,同时也是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教授。他在斯坦福拿到学士学位,又从哈佛医学院毕业。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本可以做专科医生名利双收,他却对公共卫生情有独钟。长期以来对保健品质的重视以及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促使他写了Being Mortal这本书。这其实是他的第四本书了。前三本比较学术,虽然屡屡得奖,却没有广泛流行。Being Mortal分三个部分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养老,护理和临终医疗。书中详细介绍了美国社会养老的发展和现状,以及医学界对晚期病人处理的不当之处。在不可避免的衰老和死亡面前,我们的选择是什么?什么是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如何自主,快乐和有尊严的活到生命的终点?作者在书中例举正反两面的的例子让我们去思考这些严肃的问题,为家人也为自己。作者的父亲是骨外科医生。他就曾面临是停止工作治疗骨癌然后痛苦不堪的延长一段生命,还是任其发展以赢得两年继续持手术刀的宝贵时间。他父亲选择了后者。两年后,他准备好了,离开了他热爱的手术台,平静的走向死亡。

当有些老人愿意在自己家里自由自在的生活,做子女的是否应该出于关爱而送他们去养老院?社会又如何安置和满足老人的各种需求?明明是得了不可逆转的疾病,过度治疗有没有意义?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松手,letting go?在有些情况下,安乐死是不是最人道的手段?我个人认为,我们自己要想清楚这些问题,快乐而有尊严的生活以及最后向死而生。

Option B的作者Sheryl Sandberg是Facebook的COO。她的丈夫David Goldberg曾是调查软件公司Survey Monkey的CEO。本是拥有一双儿女,相亲相爱,志同道合,天造地设的一对,无奈造化弄人,David度假时在健身房因心脏病突发猝死。Sheryl顿时感到天塌地陷,悲痛的无法自拔。在家人,心理医生朋友和同事的帮助下,她渐渐走出了悲伤和痛苦。她以自己的经历告诫大家:如果完美人生已成为不可能,我们就要努力活出最好的非首选人生。面对灾难和创伤,人是有还原能力的(resilience)。此书还指出,当我们的朋友,同事,亲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够真正帮助到他们。

舒言静语|这些年,陪伴我的书

在亚特兰大生活了近三十年,对美国内战,黑人平权,种族问题自认为有一些了解。对描写种族关系的小说也饶有兴趣。这两本书也算是近年来比较经典的了吧。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写白人和黑人关系小说的多为白人,而黑人作家的触角主要是放在黑人社区。这两本书都被拍成了电影。

Kathryn Stockett 2009年出版了她的第一本小说The Help(《姐妹》)。这本书曾被60个代理人拒绝。可是现在已经被翻译成35种语言,卖了700万册。作者生长在密西西比的Jackson市,现在居住在我们亚特兰大。为了支持我们本地作家,我买了这本书。它也成为我非常喜爱的小说之一。

The Help写的是60年代初期在作者家乡,黑人女佣在白人家里做工的故事。当时民权运动已经暗潮汹涌但是还没成气候。尤其是在美国南方(deep south),和白人相比黑人女佣受到截然不同的待遇。她们被歧视,被诬陷偷东西,被随随便便的解雇。但是因为找份工作不容易。她们的孩子,失去工作或不务正业的丈夫都靠着她们赚钱养活。所以她们敢怒不敢言。一个23岁,被黑佣带大的白人女孩Skeeter毕业返乡,立志做一个作家。当她看到这些黑人女佣的遭遇,就想把她们写下来,揭露社会的不公。没想到这一举动吓坏了这些女佣。她们害怕失去工作,害怕被报复。最终女佣们被Skeeter的诚意打动,开始信任她,一个接一个的偷偷溜出来见她,向她诉说自己的经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是负面的。白人家里的黑佣也有得到主人真心相待,慷慨相助甚至友谊的。最终,Skeeter的书出版了。虽然她用的地名和人名都是假的,Jackson的人们还是对号入座了。Skeeter因此被孤立。随着民权运动的发展,Jackson的人们也开始重新审视他们自己画下的隔离线了。

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歧视有时是骨子里的。书中的Hilly热衷于慈善事业甚至号召大家为非洲孩子募捐罐头。她强调只能给非洲人食物而不能给他们钱,因为他们除了买毒品没别的地方花。她督促把室外建厕所订成法规,让黑人女佣使用以避免她们和家人共用一厕传染疾病。稍不满意她就会毫不犹豫的赶走女佣。作者把Hilly居高临下,骄傲无知,表面善良,内心邪恶描写的淋漓尽致。要知道,在当时的Jackson,“上层”主妇里像Hilly这样的人可不在少数。

The Secret Life of Bees 讲的是1964年一个十四岁的白人女孩和她如母亲般的黑人保姆的情感,以及和一家黑人姐妹之间的友谊。相比The Help里人们紧绷着的神经,这本书则非常温馨。黑人姐妹用她们的善和爱,温暖了小女孩,愈合了她内心的伤痕。

两本书都没有直接描述那个年代里黑人被隔离,被歧视,甚至被杀得惨状。但是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由于种族歧视所造成的影响和伤害。正因为多年来黑人族裔和LGBT的不断抗争,今天的美国才会对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有相对的平等和宽容。作为华裔,我们是这场平权运动的受益者。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持甚至进一步改善这种状态,而不是坐享其成?

舒言静语|这些年,陪伴我的书

这三位美丽的女作家用她们细腻的笔和心,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二次大战中所有被卷入的国家和人民尤其是犹太人的苦难。

从Firefly Lane开始,Kristin Hannah的书我基本不拉,Nightingale(《夜莺》)则是我的最爱。故事讲述了在德国占领下的巴黎,两姐妹如何忍受饥饿,寒冷,屈辱,在纳粹的眼皮底下,从求生存,到帮助犹太人,参加抵抗组织,最后冒着生命危险营救被德军打落的盟军飞行员,并穿山越岭送他们重返前线。此书生动的讲述着这些令人心碎又无比美丽的故事,歌颂着看似柔弱的女子的坚韧和勇敢。

Lilac Girls(《失去名字的女孩》)是Martha Hall Kelly历时十年写的第一部小说。三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女子的轮流叙述,把二战给人类带来的深重苦难展现在我们面前。Caroline Ferriday,在美国住法领事馆工作。她致力于为战争中失去父母的法国孤儿在美国找领养家庭或得到捐赠物品。

Herta,一个立志当医生的德国女孩,由于当时对女医生的歧视找不到工作,被招到臭名昭著的纳粹集中营Ravensbruck。在那里她负责给女犯人做实验并用注射处死那些老弱病残。从最初的怀疑,无奈到后来的自愿,Herta相信她是在为国家利益服务。

Kasia曾是一个无忧无虑的波兰犹太女孩。战争和对犹太人的迫害把她,母亲和姐姐都送到了Ravensbruck这个人间地狱。她和姐姐都是Harta手术刀下的试验品。在集中营里,她不但受尽折磨,还失去了母亲。Kasia和姐姐最终成为幸存者并被Caroline救到美国。Harta逃过审判到一个小地方继续行医。为了找到母亲失踪的原因,历经千辛万苦Kasia终于站在Harta面前。当知道母亲被处决之前来亲吻过睡梦中的她和姐姐后,她的恨渐渐消失了。她回到美国,向Caroline证实了Dr. Oberhauser就是那位在集中营的医生后,平静的过上自己的生活。

刚刚听完的We Were the Lucky Ones(《我们是幸运儿》)是Georgia Hunter历经十年研究后,根据二战期间的真实事件写的。故事讲述了育有三儿两女的一家富裕的波兰犹太人在波兰被德国和苏联瓜分后流离失所,三代人分散各地,多年不知彼此死活。他们有的被关在德国领地犹太人隔离区ghettos里,有的在苏联领地被送到西伯利亚做苦工,有的参加地下抵抗组织,也有的得以从法国逃到巴西。在纳粹的铁蹄下,在苏维埃政权无耻中,他们忍辱负重,寻找一切机会逃亡,最终奇迹般地在战争结束后团圆。

这些描写犹太民族苦难的故事,无不让人心情沉重,感叹。二次大战结束后,当欧洲各国人民开始重建家园,大屠杀中幸存的犹太人却无处可去。他们的家已被本地人占领,他们仍是很多国家不欢迎的人。直到今天,女儿和几个朋友(其中有犹太人)去欧洲旅行,还会听到那里的年轻人不经意的说着侮辱犹太人的话。犹太人却以他们的顽强和勤奋在世界各个角落生存着,优秀着。不屈不饶的追拿着纳粹分子并把他们带到审判台上,为战争中死去的几百万同胞找回公道。

二战结束七十多年了。但是在这个世界上,一天也没有停止过硝烟,饥饿,恐惧,逃难,死亡。相比之下,拥有自由,安逸,甚至富足生活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幸运儿呢?

舒言静语|这些年,陪伴我的书

最后想介绍一本个人觉得很有趣的书:英国记者兼作家Tom Standage的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Six Glasses(《六个瓶子里的历史》)。此书在啤酒,烈酒,葡萄酒,咖啡,茶和可口可乐六大饮料推杯换盏中,讲述了人类历史的文明进程。

在看Ken Follett的Pillars of the Earth时我就看到13世纪的僧侣和牧师睁开眼就开始和啤酒,穷人到教堂打牙祭也是以啤酒面包打发。当时就想,这些人不得一天到晚醉醺醺的。原来科学家在7000年前伊朗人及5000年的中国人的容器里都发现了用谷物酿酒的痕迹。但是根据文字记载,酿酒技术却是从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向全世界传播的。从此人们不再被脏水困扰。啤酒变成了当时的货币,在经济,社会交往,宗教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高古学家在很多地方包括中国都找到酿制葡萄酒的证据。大家都认为是希腊文化扩大了葡萄酒的影响,特别是对罗马和基督徒。至今南欧仍是盛产葡萄酒,而寒冷的北欧则更爱喝啤酒。为了区别于基督徒对酒的喜爱,穆斯林则禁酒。

15世纪时,人们从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发现了烈酒。蒸馏后的葡萄酒有喝起来有一种神奇的感觉。那时欧洲正在疯狂的到处建立殖民地和收集奴隶。烈酒就成为交换奴隶的物品而传到非洲等地。一开始是比较贵的威士忌和白兰地,直到朗姆酒的出现使烈酒更加容易得到。Standage认为殖民者向印第安人灌输烈酒以消弱他们的斗志,从而抢到土地。

咖啡豆最早是在也门发现的,17世纪传到欧洲。在此之前,人们在酒馆里喝酒后,醉醺醺的只会打架。现在好了,人们终于喝了提神的饮料后可以坐下来谈事了。咖啡屋应运而生。法国大革命就是在巴黎的一个咖啡店酝酿的,牛顿的加速度理论研究也是被咖啡屋里的科学家之间的讨论激发出来的。

茶当然是从中国传到世界各地的。16世纪茶传到了欧洲,用了200年的时间,英国成了除中国之外茶叶最大的消耗国和运营商。美国独立战争就是以波士顿茶党将隶属英国的东印度茶商的茶倒入海里而引发的。和英国的茶叶贸易也间接地导致了鸦片战争。战争使中国遭受巨大损失,也造就了印度的茶产业。至今英国曾经的殖民地都喜爱喝茶。

可口可口则是19世纪后期由药剂师John Pemberton当药发明的(现在也可以用可乐,姜和柠檬煮开治感冒)。后来由Asa Candler将其转为一般饮料而进入千家万户,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饮料。

总的来说,Standage想向人们证明,饮料史也是世界史的缩影。

舒言静语|这些年,陪伴我的书

很早就想写写自己的读书心得但总是不敢提笔。总是担心,我把作者的意图领会错了怎么办?读过的书大多为流行榜上的书籍,会不会显得自己太浅薄?后来想想,管它呢,既然书是自己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写写也无妨,只要不去涉及哲学,艺术,宗教等方面就不至于错的离谱😊。读过的书从对我的影响来看基本上分三大类(教科书除外,因为都还给老师了)。一类像调味料,甜酸苦辣咸,配上什么菜都能把你的感官刺激的蓬蓬勃勃,时刻准备着开怀大笑,泪洒衣襟,心惊肉跳。这类书看时挺过瘾,消遣着时光,满足着欲望。可是看完后印象却并不深刻。另一类书像原汁原味的五谷杂粮,鸡鸭鱼肉,经过精心烹调,沁入心脾,滋养五脏。让人读后还会反复咀嚼,从中汲取营养,教我道理,引我思考,给我智慧和方向。当然也很多优秀的作家可以在上好的食材上加上合适的调味料,让人既口齿留香,又身心健康。

就像吃饭一样,书还是要继续读/听下去的。

本文由【亚特兰大生活网】整理编辑,原文、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此篇因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无法注明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小娅认领(或直接在公众号留言),确认后我们会在后续文章作出单独声明。如觉侵权,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多谢!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