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中文裡夾雜英文,除了「裝」還有別的原因

「你有看到嗎?Amanda今天穿得很不OK!」中午去商場吃飯,電梯里一個穿休閑西裝露腳踝,面龐細緻的男生用嗲嗲的普通話對身邊的女伴八卦。到了餐廳,隔壁女孩手一抬,「waiter(服務員),麻煩你幫我們多加一張table(桌子)!」不就是坐不下需要加張桌子么?還能不能好好說話了!吃完飯回到辦公室,總經理招呼我,「小鍾,把tomorrow(明天)的schedule(日程)發給我一下……」

揭秘:為什麼有人喜歡中文裡夾著英文說話

有人可能想不明白,好端端的對話為什麼要夾英文單詞?有人可能覺得厭惡,認為這麼說話陰陽怪氣,是「裝」的體現;有人可能又會覺得正常,因為這樣的情況好像隨時都在發生,無法避免。

為什麼有人喜歡這樣講話?他們說這些話的時候,腦子裡在想什麼?

「效率優先———這是我對說話中英文夾雜是否合適的判斷標準。效率優先,就是一個詞,或者一句話,使用什麼來表達,能夠最快速、最高效地讓聽者明白、理解,不產生歧義,無需大腦進行額外的運算。這既包括中文夾雜大量英文,也包括為了追求中文純凈度,刻意將英文都轉換成中文。」

外企是中英夾雜「高危地區」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不過對有些人來說,僅僅用中文還不足以表達心中所想萬分之一。

在有外國同事的外企上班,流利英語可能是在職場中順利存活的最重要技能之一。不懂英語,無法看懂群發郵件、無法理解公司企業文化,甚至無法與老闆直接溝通,因此說英語已經成為許多外企職員的必備素質。外企員工(含海歸)說話中英文夾雜,老早就被人吐槽過了,現在連美劇看多了、論壇混久了的人也是如此,動不動就吐出「這人好low(庸俗)哦」「這真是一個surprise(驚喜)」這樣的語句。

網上有一個段子廣為流傳:「這個project(項目)的schedule(進度)有些問題。另外,cost(成本)也偏高。目前我們沒法confirm(確認)手上的resource(資源)能不能完全take(用)得了。anyway(不管怎樣)我們還是先pilot(試)一下,再follow up(跟進)最終的output(結果),看能不能run(運營)得比較smoothly(順利),更重要的是evaluate(評估)所有的cost(費用)能不能……」短短三句中文中有14處用上了英文,令普通人聽起來味同嚼蠟,儘管其中用到的都是英文常用單詞片語,然而猛然聽到這些句子,可能會真的有些不適。

在外企工作的中層Mary說,所謂的「夾雜體」說話在職場中並不新鮮,「我當年還是一個小職員的時候,有同事是香港人,講話就是這樣的,因為他們的普通話能力有限,有些詞不知道用普通話怎麼表達,長此以往,就經常在普通話中夾雜一些英文單詞。但是這些香港同事其實是很想學好普通話的,他們會在事後請教內地的同事,某些名詞怎麼表達。不知怎麼搞的,後來就變成很多同事也這樣講話了,可能覺得時髦吧。還有一些外國人,中文學得不夠純正,難免夾雜母語,甚至有些ABC也是這樣的。」

同是外企員工的范小姐則認為,這樣說話幾乎已經成為公司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你講話不夾雜一點英文,會給人不professional(專業)的感覺。」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她不由自主地笑了出來,「是習慣,倒不是裝什麼的。」范小姐說,在其公司,工作語言用的是英文,無論是收發郵件還是日常對話,英文都佔到很重的比例,長此以往,基本上說中文也會不由自主地帶上英文,「有時候回到家也轉不過來,家人就對我很有意見。」為了表現出自己業務十分精幹,部分白領在辦公場所有意無意會說起英文,「多多少少是一種心理暗示。」

這樣講話最省腦力

除了上述理由,中英夾雜還有沒有別的苦衷?我們試試從科學角度理性分析一下。

事實上,講話中英夾雜不是個例,全世界人民都面臨「混合語言」這個問題。比如,你講著講著家鄉話會蹦出幾句普通話來,反過來也是如此。學者試圖找出模式來解釋這種現象,在語言學上叫做「語碼轉換」或者「語碼混合」,而形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這樣講話方便。

20紀末有語言學家提出了「順應」理論,可以理解為「順著最得心應手的方向」來講話。而「語碼轉換」就是人們要尋找最簡便最得心應手的表達方式所激發的。學過兩種以上語言的人,傾向於使用最不需要努力、也最不需要費勁來做選擇的形式來完成講話的任務。

你可能要說,中英文不定時切換明擺著不是增加講話時候的障礙嗎?對於一些雙語使用者來說,他們很有可能在只能用單語種講話的情況下感到更費勁。舉個例子,我們現在很習慣說某個人「很low」,並對這個意思心領神會,但是要把它翻譯成中文,你就找不到一個特別合適的詞來對應。而一個在英語環境下頻繁被要求「plan」的人,會理所當然地常常使用「plan」這個英語辭彙來代替「方案」。

而當你在說「plan」時,你其實不僅僅是在使用一個英文單詞那麼簡單,而同時是在試圖修改對話的語境,這種修改是建立在「雙方都能理解這個詞的意思」的假設前提之上的———反正你聽得懂,我這樣說也省力,那幹嘛不這樣呢?

這種情況下,雖然講話者的初衷不是在有意刁難對方或者是在炫耀自己的文化資本,但也是出於建構適合自己表達的語境,強求對方接受。因此對於並沒有期待在這種語境下進行對話的一方,他們會感覺到「中英夾雜」特別突兀。

在語碼轉換的問題上,即便是處於某種程度的「裝」,背後也是有一番道理的。這裡涉及「交際意圖」,即說話人通過語言向聽話人展示自己的交際意圖,而語言轉碼是其中一種方式,它能引起聽話人對這種現象,比如中英夾雜的特別關注,進而進行相關的語境假設,也就是腦補。雙方準確無誤地傳達和獲取意圖後,齊活兒,這一輪交際完成。

這個過程也是遵守「哪個最不費力氣我選哪個」的原則。對於中英夾雜的說話者,聽話者很容易聯想到對方可能想表達的某種說話內容以外的意思:字面上他是在評論今天的食物,事實上也暗含了他想表現自己的見多識廣、或者洋氣不老土、或者家境不錯、工作不錯、學歷不錯……你看,意圖的傳達和獲取在雙方之間都如此不費力,在語言學上這是一次成功的交際。

當然,也有可能說話者想表現出來的意圖完全沒有被聽話者獲取,最後聽話者獲取的意圖是:裝。那就有點遺憾,這個交際不太成功。

這是兩種語言在拼誰跟你關係鐵

另一個問題也隨之而來:那些會說多種語言的人,他們在說其中一種語言的時候,是在用這種語言進行「思考」嗎?也就是說他們此時的「思維語言」是哪種?

中文裡夾英文還能不能好好說話了

這個問題在學界還沒有趨於一致的結論,原因在於,還沒等學者們去研究哪個語種才是思維語言,在最基本的「你思考時用到的媒介真的是『語言』嗎」這個問題上,意見已經不一致了。

一部分學者認為人們思考時用到的語言,其形態就是人們能說出來的,諸如英語、漢語、法語等自然語言;還有一部分學者不同意,認為人們思維中的語言,是一種很玄的東西,然後當我們需要說話的時候,它就被翻譯為自然語言供我們說出來,學者們把這種思維媒介稱作「心理語」。

回到中英夾雜問題。如果你思維中用的是「心理語」,造成中英夾雜的過程可能是這樣:你想表達某個概念的時候,你的心理語形成的這個概念會直接轉化成自然語言,對於雙語使用者來說,這個概念是會轉化成哪個語種里的辭彙呢?

有一種觀點是,這取決於這個概念在兩種語言中對應的辭彙哪一個更容易讓講話者第一個想到,哪一個和這個概念本身連接強度更大。就好比你口渴的時候,一瓶水在你手邊,一瓶可樂在離你5米開外的位置,你會選擇哪個來解渴不是顯而易見嗎?

當然,這也從側面說明了這樣一個問題,同一個概念,一個英語辭彙和一個母語辭彙在拼誰跟你關係鐵,更鐵的那個會讓你把它脫口而出。如果兩個人跟你鐵的程度沒有差別呢?這樣的話你似乎完全可以順暢地只用一種語言表達你自己。如果中英兩種語言在你的表達中存在「爭寵」,很可能說明說話者本身對兩種語言的掌握程度都不甚理想,而並非一些人想像的表現了說話者對兩種語言都遊刃有餘。從這個層面上說,下意識的「中英夾雜」可能真的屬於「不能好好說話」的一種情況。這就是懶的代價。

本文由【亞特蘭大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圖片轉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此篇因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無法註明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歡迎聯繫小婭認領(或直接在公眾號留言),確認後我們會在後續文章作出單獨聲明。如覺侵權,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多謝!轉載請註明出處!

亞特蘭大生活網 管理員

關注北美生活網,即時收取北美海外華人相關的各類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生活資訊和實用信息。幫助你了解海外華人社區的各種新聞、活動,提供一個與其他同城華人隨時無界限共同交流的生活信息平台。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