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城中華美食這麼硬核過?大寫的服!
中華美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太陽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中餐館。
從雜碎館到北方菜、粵菜引導中餐館發展,當時,亞特蘭大地區的中餐館也只有幾家,而且都是廣東台山籍早期老移民開的雜碎館。雜碎館也有過它的輝煌時期。當時的幾家雜碎館,規模最大的一家叫「伍家園」,轟動一時,生意也很好,主宰了當地中餐館業。
1973年,韓國華僑開了「北京飯店」。位於百福大道,成為亞特蘭大中餐館業第一家北方風味的餐館。喜歡吃中餐的美國人這才知道,原來中餐里除了雜碎飯之外,還有木須肉、蔥爆牛肉、鍋貼等真正的中華美食。人們趨之若騖,生意火爆得不得了。尤其是周末,顧客從下午五點鐘就開始排隊,長龍一直排到夜晚十一點。
1973年以後,華埠飯店、天津飯店、湖南飯店、六福居、五福樓、成都飯店、香港樓、北京園等掛牌經營。八十年代中期,亞城第一家經營正宗粵菜的旺角餐廳開張了,如今中餐館在亞特蘭大遍地開花。
山清水秀在亞城,中餐美味兒時家。
舌尖夢想在亞城,飲食文化遍地花。
「美食」「寶寶」「食為先」,「皇城」「北京」「新中國」。
「金佛」「金源」「金門樓」,「金華」「金苑」「金利來」。
「華堂」「華府」「好味屋」,「華月」「華亭」「福臨門」。
「湘園」「龍園」「大觀園」,「李園」「樂園」「華北園」。
「大唐火鍋」「喜萬年」,「火鍋大派」「老四川」。
「周王國際」「美味堂」,「泰來名軒」「滿天紅」。
「六福餐廳」「富麗華」,「百佳食堂」「味盛宴」。
「金佛桃屋」「素食軒」,「永和之家」「美食軒」。
「草堂豆腐」「蜀香園」, 「來記點心」「南北合」。
「一凡小屋」「喜相逢」, 「一家拉麵」「福升堂」。
「豐美烤鴨」「京味園」, 「粵菜燒臘」「川霸王」。
「迷你火鍋」「煲煲好」, 「89火鍋」「菩提素」。
「京津小吃」「大榮華」, 「長城飯店」「珍珠坊」。
「燕京」「圓山」「御膳房」,「烤官」「阿兵」「東雲閣」。
「寒舍」「味道」「樂口福」,「熊貓」「川娃」「辣妹子」。
「海天樓」遇「得意樓」,「小台北」遇 「大豐收」。
「蘭州拉麵」家「鄉味」,「明記燒臘」好「味道」。
「輝哥美食」大「大旺」,「北方餃子」頂「頂好」。
在亞城的周邊,走到任何一個人煙稀少的小鎮,幾乎都可以找到中餐館的身影。中餐館成為亞城的特色景觀,中餐美食成為「我愛中國菜」之歌。
由12歲美國少女艾麗森·戈爾德演唱的英文歌《中國菜》在網路上爆紅,僅四天點擊次率就高達850萬,5天時間內點擊近千萬。歌詞大意說她走在街上感到肚子餓,抬頭看到中國菜館異常高興。由此開始了一段歌頌中國美食的歌詞,內容提到的中國食品都是美式雜碎:「我愛炒飯、我愛麵條、我愛炒麵、我愛春卷、我愛餛飩湯」,還提到西蘭花、蛋卷、甜酸醬、雞翅、簽語餅和用筷子吃鍋貼等。
與此同時,演繹自創的中文饒舌歌《我愛中國菜》,歌詞概括了中國菜的「精髓」:
我愛中國菜,酸甜苦辣咸;
我愛中國菜,色香味俱全;
我愛中國菜,魯粵蘇閩浙湘徽川;
我愛中國菜,花椒大料、蔥姜蒜;
我愛中國菜,切片剁剞、四大刀法;
我愛中國菜,片絲條丁、段球沫塊;
我愛中國菜,炒蒸煮煎、燉燒炸拌;
沒中國菜就不吃飯,我愛中國菜;
拿起筷子你爭我搶,咬下一口肉,滿嘴都是香;
全世界都在吃中國菜;
把你的嘴巴張開,一起來,我愛中國菜;
好朋友這麼久沒見,我們一起來吃中國菜;
院兒里都是菜的香味兒;
大家都知道,
餐桌上咱們聊得起勁兒,盤子里餃子冒著熱氣兒,
醮著醋、嚼著蒜。
一盤盤中餐包容了酸甜苦辣咸五味,一家家中餐館卻包容了華人乃至整個美國社會。大到一幅油畫,小到一雙筷子,都吸引了各個族裔的顧客。對他們來講,中餐館就是中華民族的代表。
中國有八大菜系:魯、京、淮陽、浙、川、湘、粵、閩。因原料、醬料和烹飪方式不同,各大菜系都具有獨特風格。而美國中餐館的東主們創造了第九大菜系——美式中餐。時至今日,美式中餐似乎已經獨成一派了,並且形成了最受歡迎的中餐「四大金剛」。
亞城的中餐已經融入當地主流社會,相信亞城中餐館「食得健康,食得美味」,定能成為西方社會主流時尚的「新寵」。
「中餐是個睡美人,她正慢慢醒來」,給亞城中餐館貼上「高大上」的標籤。
美味沒有國界,中餐前程似錦。亞城繁榮的中餐是華人的驕傲。
美國大亨羅傑斯的這番話說出了我們的心聲:
「19世紀是屬於英國的,20世紀是屬於美國的,但是21世紀將是屬於中國的,無論我們願意與否。」
說到吃,下面給大家看看咱亞城的幾家不錯的亞城中餐廳,有機會可以試試看!
點擊下面的圖片,看看這幾家餐館的詳細介紹(順序不分先後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