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城人物 | 活到114忙到103,她的話至今指引千百萬華人媽媽
亞特蘭大兒科醫生丹瑪 (Dr. Leila Denmark)
2012年去世的時候,已經114歲。
當時,她是全世界年齡最大的五個人之一。
而,她的故事豈止是活得長這麼簡單...
她發明的疫苗是全世界嬰兒的護佑神,
她的育兒理念廣為流傳...
她的語錄被翻譯成中文,
至今還指導著千千萬萬華人媽媽。
2018年,在亞特蘭大,
一所新建立的高中以她的名字命名。
不過,卻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生活,她的故事...
今天我們來聊聊這位百歲兒醫的極簡人生。
出生在偏僻小農場,卻成為喬治亞歷史上第一個女醫生
丹瑪1898年出生在一個叫做Portal的喬治亞小鎮。
從地圖上看,那兒既不臨海也不靠山,
遠離初具規模的都市亞特蘭大,
又不靠近文化時尚的薩凡納港,
但這並沒有限制她的視野。

上圖:這是丹瑪第一張相片。她本命姓 Daughtry,相片拍攝於1899年。一歲的丹瑪被媽媽抱在懷裡。從左往右分別是:丹瑪的祖母Betty、父親Elerbee、哥哥Arthur、母親Alice、姐姐Eva。
高中畢業,丹瑪背井離鄉,
徑直來到亞特蘭大的女子大學Tift College。
不久後,又到喬治亞著名的櫻花小鎮Macon
(著名的宋氏三姐妹留學的地方)深造化學和物理學。
那個時候,她的理想是成為一名教師。
就是在Macon的那一年,
本來風平浪靜、沉浸於淑女教師風範的她,
卻因為一件事情徹底的改變了人生軌跡。
她熱戀中的未婚夫突然被美國國防部發配到了亞洲,
荷蘭殖民地印度尼西亞的一個鳥不拉屎的小島上!
更可恨的是,國防部不允許任何家眷隨行!
唯一的選項是等待,可丹瑪不喜歡無所作為的等待,
在此期間,她重新定位了自己的專業方向。
憑著直覺,她認定自己會成為一名出色的醫生。
她放棄了當教師的機會,考入喬治亞醫學院。
1928年,29歲的她成為當年唯一一名女性畢業生,
也是該校有史以來畢業的第三位女性。
喬治亞州第一位名副其實獲得MD醫學博士學位的女醫生。
上圖:丹瑪畢業時候的相片
結婚生子當醫生,同時在三家診所工作
就在成為醫學博士的當年,春末夏初,
在亞特蘭大繁花似錦的日子裡,
丹瑪終於盼得出征遠東的未婚夫凱旋歸來,
熬到「何當共剪西窗燭」的時刻,
6月11日,他們喜結連理。
不久,便有了一個女兒。
上圖:1928年,29歲的丹瑪和丈夫John Eustace Denmark的相片
上圖:丹瑪醫生的女兒在家庭診所的客廳
丹瑪在亞特蘭大著名的Grady Memorial Hospital
(1892年建立)接受了住院醫的實習培訓。
位於亞特蘭大市中心的Grady Memorial Hospital是喬治亞州最大的醫院,
如今仍保持全美排行第五,擁有全美國最繁忙的一級創傷中心。
曾經居住在亞特蘭大,
著名小說《亂世佳人》的作者Margaret Mitchell 就在這所醫院去世。
那一天,Margaret Mitchell 在桃樹街行駛時,
與一酒駕相撞,車禍後全身粉碎性骨折,
被送往Grady,她在Grady渡過了人生最後的五天。
上圖:《亂世佳人》被拍成電影時的海報
關於Margaret Mitchell的故事太多了,一時也說不完。
如果您有興趣了解亞特蘭大另一位傳奇女子Margaret Mitchell,
請在文後留言@作者清野,編輯部或許會考慮另出一篇介紹她喲。么么噠~
言歸正傳...
新婚的丹瑪結束了實習,正式成為了一名兒科醫生。
她和她的先生搬到了亞特蘭大市的Virginia-Highland區。
同時,她受聘亞特蘭大的Henrietta Egleston Hospital,
成為了這所兒科醫院有史以來的第一位醫生。
上圖:參加工作後,短髮的丹瑪
熱愛工作的丹瑪同時還在自家開起了診所,為孩子們看病。
不僅僅如此,
她還把生活中幾乎全部空閑時間也貢獻到社區服務中。
靠著她持續不斷、日復一日的義工勞動,
1935年,她在「長老教會寶貝診所」
(Presbyterian Church Baby Clinic,Atlanta)
正式成為一名白衣天使,無私的,免費為窮人家的孩子看病。
上圖:1931, 丹瑪醫生在家行醫時的相片
兒科醫院、自家診所、義務醫生.....
每天在三個不同的地方行醫,
奇蹟般的,這樣忙碌的生活,丹瑪一過就是70年。
七十年她只執著於一件事,嬰幼兒的健康。
她個人的生活,卻始終是那麼低調,簡單...
上圖:100歲的丹瑪醫生在為嬰兒量體重
發明百日咳疫苗,救了無數的孩子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
百日咳(whooping cough)橫掃世界各地,
很多孩子因此致命。
它是一種由百日咳桿菌(百日咳博爾代菌)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表現為陣發性痙攣性咳嗽、雞鳴樣吸氣吼聲為特徵。
病程可長達2-3月,故名百日咳。
新生兒及嬰幼兒患者易發生窒息,危及生命。
死亡病例中,40%為5個月以內的嬰幼兒 。
如今,不管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
孕婦及其家人都會被要求接種百日咳疫苗(現在的DTap)。
讓新生嬰兒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下成長。
上圖:美國疾病預防中心的海報,上面寫道「百日咳,請使用疫苗來預防!」
你知道嗎,發明這百日咳疫苗的人,正是我們的丹瑪醫生。
1933年到1944年期間,除了一周打三份工,
她以一個醫學博士獨到的眼光,關注到一個現象:
丹瑪醫生髮現她的小病人中不少人患百日咳,
很快,她全身心的投身到百日咳診斷、治療、免疫等各方面的研究中來。
花了整整10年時間,
在醫藥公司Eli Lily and Company和著名醫科大學Emory University的資助下,
終於,百日咳疫苗被她和她的同事發明出來。
因為她的卓越貢獻,在1935年,她獲得了Fisher Prize。
她活了113,70年堅持不吃這樣東西...
丹瑪醫生是全世界第一個提出
「成人不應該在孩子和孕婦周圍吸煙」理論的人,
她還認為:
不管是成人還是兒童,都應該食用新鮮水果,喝白水,用喝果汁來代替,有害無益。
上圖:丹瑪醫生是個出了名的「老頑童」。
雖然她的家庭有心臟病,
但是通過她對自己飲食的控制,她一輩子健康快樂。
丹瑪自己還是一個不吃糖的人。
在她百歲大壽的生日聚會上,
她甚至婉拒了自己的生日蛋糕。
她說:
「蛋糕太甜。我已經有整整70年,沒有碰過任何添加了糖的食物了!」
她超前的健康理念讓她不僅長壽,而且健康。
上圖:1998年1月23日,馬上要滿100歲的丹瑪醫生站在她自家的診所門口。
丹瑪醫生如是說!
104歲那年,她任然在工作,
還出版了一部著作《Dr. Denmark Said It!》,丹瑪醫生如是說!
超可愛的是,這本書由丹瑪醫生和一位育兒媽媽合作完成。
這位媽媽的四個小孩子都是丹瑪醫生的病人。
書中說:
在我們快速變遷的文化里,媽媽容易因為社會中相衝突的育兒建議,而變得十分困惑及灰心。
而丹瑪醫生的育兒理念安撫了無數慌張不已的母親,
指引她們開始享受無窮的育兒之樂。
這本書後被翻譯成中文,在華語區廣為流傳。
很多華人媽媽讚揚道:
有了丹瑪醫生的理念和方法,放孩子睡覺簡直太輕鬆了!
上圖:丹瑪醫生的著作《Dr. Denmark Said It!》
上圖,2000年,丹瑪醫生獲得美國著名醫科大學Emory University的榮譽博士稱號
2002年,103歲的她終於退休了。
不得不放棄行醫,僅僅是因為視力下降,
她擔心自己看不清孩子的喉嚨是否有炎症。
不過,直到她110歲,
她依然經常還會通過電話免費為有小孩子的媽媽們諮詢。
丹瑪醫生說:我這輩子一天也沒有勞碌過
丹瑪醫生的病人回憶起當年,丹瑪醫生經常說:
「我這輩子一天也沒有勞碌過。因為當你喜愛你的事業,這就不是勞碌了!」
當人們問起她長壽的原因。
丹瑪醫生的理論是:
「吃的對,活得長!」
她同時提出快樂對長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你堅持做你最擅長的事情,堅持得越久越好。我享受我當醫生的這70年。如果一切從頭來一次,我還是會做相同的事業,嫁給相同的人。」
上圖:丹瑪醫生和她的丈夫一起生活了一輩子,直到1990年,她的丈夫因病去世
她是世界上年齡最大的醫生,因為她行醫至103歲退休。
她經常在家接診,病人多是貧困家庭的孩子。
朝氣蓬勃、充滿陽光、活力四射的她總愛說,」誰是下一個小天使?」
因為丹瑪醫生的人生唯一目標是「養育健康的寶寶,讓健康伴隨他們一生。」
這就丹瑪醫生,畢生只專註於一件事情的她,在低調,簡單中創造了傳奇。
很少有人知道....
她的低調,簡單卻留給人間無數的美好,如此絢麗..
上圖:百歲的丹瑪醫生從家步行去這所有125年歷史的老農居
上圖:百歲丹瑪醫生和她孫子 James Hutcherson 一起步行鍛煉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