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哈佛招生資料泄密,亞裔遭歧視對待,真相被隱藏6年

近日媒體《後千禧一代》(The Post Millennial,PM)獨家新聞報道,曝光哈佛大學的歧視玩法,把亞裔踢出了少數族裔。

該泄密事件的曝光,發生在美國最高法院下個月即將公布亞裔告哈佛、UNC案判決,很可能推翻平權法案的關鍵時刻。這個打到高院的訴訟的重點,主要是針對哈佛大學本科招生中對亞裔學生的歧視問題。雖然這次新泄露的數據涉及的是研究生招生,但原則仍然是一樣的:哈佛歧視亞裔。

哈佛招生資料泄密,亞裔遭歧視對待,真相被隱藏6年

起因是哈佛校報Crimson報道了2017年發生的一起事件,當時經濟系錄取博士生的機密數據,被意外地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了該系的每個學生。

6年後,《後千禧一代》通過匿名來源,獲得了對這些數據的獨家訪問權。為什麼真相曝光時間間隔這麼長?筆者猜想是,爆料人可能是這批學生之一,一直熬到自己畢業找到工作,最終才敢發聲。

大多數泄露的數據因為涉及隱私,被該媒體馬賽克處理了,例如電話號碼、姓名和生日。「Admit List Department.xlsx」文件中,引發注意的主要是一個隱藏的列,用於標記學生是否是「少數民族」,這為公眾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洞察哈佛招生內部處理操作的機會。

哈佛招生資料泄密,亞裔遭歧視對待,真相被隱藏6年

結果發現,2017年,哈佛經濟系博士招生中錄取了44名學生,其中3 名(7%)被歸類為「少數」,8 名(18%)被歸類為「遊說」。哈佛拒絕對「遊說」的定義給出解釋,於是媒體自己猜測了幾種可能性,也許只是意味著教職員工中有人非常了解這個特定的申請者,相信他/她的學術能力;或者這是某種捐贈關係(這種可能性較小);或一些五花八門的一般的裙帶關係。

總之無論「遊說」到底所指的是什麼,這個隱藏的專欄顯示,哈佛為那些有廣泛「遊說」關係的人保留的名額,是它為少數族裔保留的名額的兩到三倍。這讓人無法不聯繫到legacy招生的影子,換成俗話就是,拼爹、拼關係。

然後重點來了,大約有十幾名被錄取的申請人是亞裔,但卻沒有一位被標記為「少數族裔」。

除了隱藏少數族裔之外,還有一個隱藏欄顯示內部對錄取博士生的討論。通過這個討論可以看出來,如果是哈佛指定的少數族裔,在招生中是可以收到更多照顧的。換句話說,儘管亞裔在美國是事實上無可爭議的少數民族,卻被哈佛在招生過程中打壓,無法得到其他同類少數族裔輕鬆可以獲得的招生照顧。

哈佛招生資料泄密,亞裔遭歧視對待,真相被隱藏6年

這些對44名錄取學生的評論中,絕大多數是正面的;兩個最差的評論都是針對的少數族裔,是僅有的兩位被哈佛經濟系錄取時真正當成「少數族裔」的申請人。他們都是西裔男性。一位的名字旁邊有一條隱藏的評論:「從這些信件材料可以清楚看出來不符合我們……如果門檻只是他是否能勝任(博士學習),答案則是或許是可以」。而另一位則獲得這些評論,「他能勝任這項工作。.. 論文質量不是很好。沒有足夠證據顯示有很好的研究潛力。」儘管有這些負面評論,作為「少數族裔」候選人,他們最後還是被錄取了。

很明顯,如果你是亞裔,就不會有這種降低標準的優待。因為哈佛不把你當成「少數族裔」。

其實哈佛這種招生的雙重標準,已經存在了幾十年。在1993年的一篇題為《政治學研究生入學科學》的論文中,包括一位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在內的作者解釋了哈佛大學博士招生的工作方式:「我們承認,在一個專門列出的平權類別中,我們認為如果被錄取,任何少數族裔申請者都可以完成學業。」

一位最近從哈佛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的人,接受了《後千禧一代》的採訪並且要求匿名,此人被問到這些泄露的數據對哈佛大學的錄取過程有何影響。

其回答是:「經濟學家在校園裡有點另類的味道。在哈佛這樣的精英大學,校園是極左的天下。這使得即使是溫和立場的自由派經濟學家,相對來說看起來也像個法西斯分子。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中,教師和學生都希望與學校的其他人能更加和諧地共處。也就是說,有一種強烈的動力,希望讓受青睞身份的群體受益,只要能實現有效地為激進的左翼事業發出美德信號,哪怕是通過歧視的做法也在所不惜。對於該院系的許多人來說,這一切似乎順理成章,除非你是受到這種歧視傷害的人之一。」

《後千禧一代》還披露,他們將泄露的錄取數據和獲得的兩封電子郵件,都發送給了哈佛大學,以驗證其真實性並確保它們沒有被篡改。但是哈佛大學始終拒絕置評或回復。

在他們將這個報道發表之前,整篇文章的草稿都與哈佛經濟系領導和哈佛傳播團隊做了共享,如果存在任何事實錯誤,他們有幾次機會來校閱和糾正,但哈佛一直沒有任何行動。這也說明這個報道的真實性難以被駁倒。

距離這個泄密已經6年過去,這期間,哈佛大學搞的這類以左翼美德信號為幌子行歧視之實的操作,只是更嚴重。希望下個月高院能在亞裔訴哈佛、UNC案件上,給出一個公正的判決,這樣能讓所有的亞裔孩子能有一個公平的起跑線,而不會因為自己的學術努力、能力優異,反而遭遇懲罰。

本號一直認為美國不是個歧視的國家,但是要警惕這些包裝手段老道且隱秘的逆向歧視。如果說美國還存在什麼系統性歧視,恐怕像哈佛這些由左翼精英把持的社會核心機構針對亞裔的明顯歧視,才是最接近系統性歧視的現象。這也反映出部分左翼白人的算盤,對於真正有實力跟他們競爭的亞裔,內心深處的真實態度卻是變著花樣打壓阻撓亞裔的崛起。所以他們更樂意提拔少數族裔中自恨心理或者受害者心態的,讓他們通過膚色、身份政治去「代表」對應的社區,其實傳遞的是虛假的民意,衝擊的恰好往往是對應少數族裔社區基層草根的核心利益。

廣告圖片推廣 精彩內容繼續

這也是類似於黑人社區幾十年選擇民主黨,儘管出來不少非裔政客,培養壯大了一批非裔精英階層、政客階層,黑人總統、副總統都出過了,卻並沒有實質地改善自己廣泛民眾的民生。這對於亞裔草根參政,是前車之鑒。我們不能為了輸送Top 5%的亞裔精英多出幾個跟自己長得像的政客,就放行其中在政治理念上與亞裔基層選民沒有多少共識的人,讓亞裔中產階層的利益被割韭菜。

任何扶貧助學之類的政策,不能建立在剝奪努力的人群的公平機會的基礎上。尤其亞裔本身大多聚集在藍甚至深藍州,跟自己直接競爭的更多是左派。那麼警惕反抗這些左翼裹著高大上偽裝的歧視,才是保證自己獲得公平公正發展機會的當務之急。

本文由【亞特蘭大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陌上美國,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