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的第一部電影,拍的是曹德旺的美國工廠
由前總統奧巴馬與夫人創立的製作公司首次發行的電影作品《美國工廠》將於8月21日在奈飛和部分院線上線。而奧巴馬的這第一部電影作品講述的竟是中美經濟交流的故事。
在電影節上首映時大獲好評
《美國工廠》預告片(圖片來源:北京《新京報》)
在自傳掙了6000萬美元之後,奧巴馬又一次成功地實現了轉型,方向是電影製片人。奧巴馬夫婦今年1月在聖丹斯電影節上購買了影片《美國工廠》,奧巴馬出任製片人。而高地製片公司是針對奧巴馬夫婦與奈飛的合作框架專門成立的公司。
據法新社報道,這部電影是奧巴馬夫婦創立的製作公司首次發行的電影作品,由獲奧斯卡提名的導演史蒂文·伯格納和朱莉婭·萊切特執導,將於8月21日在奈飛和部分院線上線。今年初在聖丹斯國際電影節上首映時大獲好評。
專業影評網站Metacrtic打出76分的不錯成績,《銀幕日報》讚揚影片「既有私密性又有史詩性,是對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文化和經濟衝突的輕鬆審視」。
《美國工廠》講述中美經濟故事
《美國工廠》是一部紀錄片,講述的是中美經濟交流的故事。
這部紀錄片聚焦於2014年發生在俄亥俄州的一次著名事件:中國福耀玻璃在美國本土建廠,原本打算帶動當地經濟和促進工人就業的企業投資,卻引發一系列管理和文化層面的摩擦。
故事梗概是,美國中西部鐵鏽地帶的俄亥俄州代頓市,曾經是通用汽車的廠區,因汽車製造業興旺發達,但金融危機後,代頓已經衰敗。
後來,這裡迎來了中國福耀玻璃集團,工廠重新開張。社區民眾對中國投資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但隨後,中國管理層對工人們提出了嚴格要求,並解僱了那些不守規矩的工人,文化衝突由此爆發。不過,最終大家彌合了分歧,並在全球化過程中受益。
北京《新京報》報道稱,這個故事作為新聞,曾被新華社報道過。而作為電影,則分成了兩部分才拍攝完。2008年,導演先在這裡拍攝了工廠凋敝的部分,在福耀玻璃接手投資後,導演敏感地察覺到了這其中有縱深空間,於是又拍攝了中國管理者到來後的故事。
2018年10月25日,福耀玻璃創始人曹德旺在福清辦公室內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 圖片來源:北京《新京報》)
影片昭示:全球化不是美國經濟的毒藥
對於奧巴馬夫婦選擇《美國工廠》為第一部電影作品,米歇爾的解釋是,電影中關於鐵鏽地帶的那些鏡頭,讓她深感觸動。
因為那些鏡頭與她的家世和成長環境類似。但不會有人懷疑,奧巴馬的政治理念在購買這部電影中起了作用。在經濟上,奧巴馬是全球化的主張者,《美國工廠》的光明結局也在昭示,全球化不是美國經濟的毒藥。
選擇這部電影作第一個投資品,是奧巴馬對於他的繼承者特朗普的「逆全球化」政策的一次委婉反擊。而且,他找到了一個發出聲音的好路徑。
這部紀錄片此時開播也別有意味——俄亥俄州正是特朗普的票倉,他曾承諾給當地工人帶來再就業機會,然而中美貿易摩擦卻導致中國對美國投資驟減,像福耀的這家「美國工廠」反而成為當地僅存不多的「重要生命線」。
法新社稱,《美國工廠》聚焦的不只有美國「鐵鏽帶」地區經濟困境,還有中國企業家曹德旺帶來的希望。兩位導演表示,「奧巴馬則在片中感受到一系列政策問題和全球化的廣闊。」
影視圈已形成反特朗普新傳統
好萊塢在傳統上就與民主黨更親近。柯林頓時代,他就經常與湯姆·漢克斯等一幫美國主流電影的明星聚會。自2016年以來,好萊塢多數明星就與特朗普不對付。批評特朗普甚至儼然成了這幾年美國影視界頒獎典禮上的固定儀式。
基本上,在美國影視界,除了伊斯特伍德等少數老派共和黨人,整個氣氛都是反特朗普的。
奧巴馬夫婦有巨大的潛在商業價值,奈飛是全球最大的版權視頻網站,兩者的結合肯定不止會產生商業利益,還會產生新的政治能量。
這正是民主黨現在最需要的。
民主黨政治光譜向極左偏移的現狀,還有可能進一步造成與社會的疏遠。因此,通過視頻網站培養新粉絲群,是民主黨恢復元氣的聰明選擇。
而且,影視作品具有更高的市場接受度。這是其他形式所不能比擬的。
柯林頓與他人合寫的第一部小說《總統失蹤》,雖然聲望一度很高,但其實受眾有限,沒有形成現象級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