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快訊 | 福布斯 30Under30 榜單揭曉,東北妹子成獲獎第一中國人!

福布斯雜誌每年都會評選出全美最傑出的30名30歲以下的青年才俊。2017年東北妹子張璐成為獲得本獎項的第一個中國人。而在此之前,Facebook創始人Mark Zuckerberg,Snap(前Snapchat)創始人Evan Spiegel也曾獲得這項提名。

 

榜單用了這樣一句話介紹她:「現年27歲的張璐,來自中國,是矽谷風投界中極少有的女性」。

張璐希望把自己的NewGen Capital基金公司做成土生土長的矽谷基金的樣子,進入典型基金的投資成長退出鏈。

NewGen Capital的辦公室在斯坦福旁邊的大學路上,這裡是新基金聚集的地方,作為一個成立剛剛兩年的微型風投基金(Micro VC),NewGen Capital還沒有大量的數據來展示自己的成績——被投公司成長需要時間,但現在管理了兩隻美元基金,投資的38家公司後續融資總額達到了1.8億美元,從某種程度上能夠證明這個行業對她的認可。

斯坦福創業課開啟投創路

和創投圈的接觸,始於她在斯坦福讀書時的創業課程。她在斯坦福時候的研究方向是納米材料生物感測器,自己有兩三個相關專利。2010年,她開始考慮把技術用在糖尿病早期檢測上,並藉此入選了斯坦福最著名的創業項目「Technology Venture Formation」。

這個項目的競選非常激烈,而進入課堂後就能享受到項目帶給她們的福利——矽谷一線的技術商業領袖和風投人們擔當他們的創業導師。

張璐是當屆入選學員中唯一的一個中國人,相比當時各種在商業模式上試圖革新的點子,張璐的硬技術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很多人來和我聊天時,免不了聊起中國市場,但大部分人對於中國創業環境都是批評的態度,我經常忍不住和他們吵架」,張璐語速極快,說話直爽,典型的中國北方女生的模樣。

邊做學生邊創業,張璐花了兩年時間為公司與Kaiser這些醫療機構建立起合作關係,在項目進入FDA審批時,一家機構提出了收購邀約,張璐賣掉了這個項目,避開了後續冗長的審批流程。

竟然靠副業發了家

她最早並沒有想過要去做風險投資,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灣區的半導體公司KLA-Tencor做市場推廣,「我想去看看美國大公司是怎樣的」,張璐說,沒有想過進入投資行業,「創業時候遇到過一些不太友好的VC,他可能依據我的年齡、性別做出不公正的判斷」。

但一家中晚期風投Fenox Venture Capital卻力邀她加入公司,張璐決定兼職試一試。這家公司一直希望投資張璐的公司,但由於只投中晚期公司,一直在等著張璐的公司成長起來,在得知她賣掉公司以後,就極力邀請她入伙做投資合伙人,負責技術方面的諮詢和投資,「公司創始人35歲,也非常年輕,我對於加入他們好像也並不反感」。

沒有想到的是,越來越多的人信任她在這個領域的工作,2014年前後,不斷有中國和美國資本找到張璐,希望成為她的LP,讓她把錢投入那些有前景的項目。張璐成立了NewGen Capital,邀請到美國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之一、斯坦福終身教授鮑哲南以及矽谷的連續成功創業者Homan Yuen成為她的合伙人。

不像通常那些到帳拖拖拉拉的LP資金,張璐詫異的是,第一期基金的錢很快到帳,張璐也開始了她獨立的投資生涯。

「一開始不得不消耗以前的積累的資源」,2016年12月23日,張璐在大學路上的辦公室里回憶起基金起步的軌跡,辦公室里其它人都離開度假了。

開始投項目是在2015年,張璐說,周圍的前輩們看見她獨立門戶時,都願意幫她一把,包括NEA這樣的老牌機構,「他們可能想幫助我一下,他就說這個項目很好,我分你一點,所以我們當時獲得了很多這樣的機會,一開始投的項目反而比較多」。

亞裔女性闖矽谷不容易

一名非常年輕的亞裔女性,在矽谷並不容易。在這個技術公司雲集的地方,在社會話語權上,女性從來不在矽谷佔優勢。TechCrunch去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在100家全球頂級風投機構里,只有7%真正進行投資的合伙人是女性,平均年齡是40歲以上,少數族裔更是少之又少。

除了早期依靠前輩們「分一杯羹」,張璐說她願意把事情系統化,建立系統的項目源,包括和企業孵化器以及高校的創新中心。

她在企業界早已有了一定的口碑,並擔任微軟以及NASA等孵化器的創業導師,也為她和這些孵化器建立起系統的合作帶來了便利。

在和高校創新中心建立合作時,她的合伙人鮑教授再次為她提供了幫助,鮑教授本身在學術圈有極大的聲譽,「而且她的學生在很多高校都是教授了,鮑教授引見後,他們都很願意跟我對話」。

任何領域都有相對封閉的圈子,尤其是風投行業,圈子裡面意味著最核心的信息、最優質的項目,要進入這個圈子並不是容易的事情,「經過他們介紹之後,再加上之前創業和投資積累的track record,這些人覺得我可能有些特殊之處,願意跟我她聊一聊」,張璐說。

很多時候她是幸運的,由於時刻保持著高效勤奮的作風以及所展示的超出這個年紀的能力,很容易贏得矽谷很多風投大佬的欣賞和尊重,這些人願意不遺餘力向自己的好友推薦她,以至於在一些場合遇到陌生人時,人們會說,「Oh,you are the Lu」(哎呀,你就是那個張璐)。

這些前輩們幫助讓張璐更為謹慎勤奮,「進入這個圈子以後犯錯是有成本的,如果做了不好的事情,你在這個圈子裡名聲就差了」

美女投資人不靠臉吃飯

張璐的微信朋友圈大多數時候都在發布被投公司的最新消息,風格勤奮克制,為數不多地兩次言辭嚴肅地帖子,都是關於媒體在她的名字前加上「美女投資人」的名號,而這一直是她努力擺脫的刻板成見,她希望大家把關注點集中於她做的事情上。

除了常見的獲取項目的方式,張璐也有自己獨特的辦法,大家戲稱這是她的「間諜網路」。張璐希望抓住一些大公司離職創業的成熟的創業者,「因為這類創業者不僅有很好的技術背景,也在工業界接受了很好的訓練,對技術,產品和市場的結合也有很好的理解。」。

而這類創業者並不好抓住,他們經過幾年工作積累普遍有些積蓄,通常是先自己拿二三十萬做,不會去大規模路演或者隨便接受投資,張璐說,及早發現這些人在做的項目尤為重要,她的方法是在大公司建立經理層級的聯絡人,讓這些人能夠時常向她通報身邊哪些同事離職創業。

這個信息網路有效又隱秘,這群人大多30歲左右,處於中層位置,這個群體能給她提供的信息是最有效的,公司人離職創業,主管等更高管理層往往是最後知道的,但這個群體可能被這些創業者詢問過要不要聯合創業,而這些人大多都懷揣一個創業的心,願意和張璐合作的原因也是希望從她這裡了解到整個行業的動向。

這個源頭推薦來的項目數名逐漸增多,而質量也非常優秀,」一開始可能還要我主動找他們去問,漸漸地他們遇到好項目也就推薦過來了」。

對於值得抓住的好項目,張璐不遺餘力,「有個項目我們足足緊跟了三個月才把錢放進去」,回憶起過去兩年投的38個項目,她說一個連續創業者的項目最為艱難。

這個創業者前一個項目被諾基亞以4億美金的價格收購,正屬於完全不缺錢的那類創業者,因為和團隊的聯合創始人相識,張璐在項目首次融資好不容易爭取到了部分份額,這個創業者只接受了她和NEA的投資,「就因為那個時候很多人不知道他又創業了,而NewGen Capital一直在關注他,所以在第一時間跟進,進入了第一輪」。

而在再次開放投資時候,外界已經知道他又在創業,成堆風投人力爭向他證明除了錢能夠帶來其它資源,力求入股,張璐足足花了三個月時,才爭取到和NEA以及8 VC一起進入這輪投資。

這個東北妹子野心勃勃

張璐一直強調自己是理科生思維,喜歡用系統和數據的方式做事情,「我們花了很多時間把各個網路建起來了,網路都建立好了很多事情就比較順了,它不是說不可重複的」。

她還嘗試建立內部的資料庫,包括盡調過的公司以及被投公司的信息放在裡面,想團隊內部和她的投資人分享。建立這個資料庫的初衷是為了團隊自我監控,用數據方式觀察團隊投資成績和進展,也包括項目發展情況,具備哪些資源又缺乏哪些資源,也包括行業數據,「我們有一半的資本是來自於中國的LP,通過資料庫的信息分享,我們之間的信息溝通也更高效,我不需要每天回答一樣的問題」,張璐說,「我很崇尚信息的透明度」。

無論搭建系統還是建立資料庫,都是大型基金才有的做法,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張璐的野心,也代表了未來發展的可能性--至少基礎已經打好。

無論是籌集自己還是找項目,大多數時候都張璐一己責任,她需要飛回中國和歐洲去見她的投資人,也要時常飛東岸參加會議,她正在準備下個月舉行的主流行業會議--Super Return 大會,得到美國機構LP推薦,她將作為美國基金管理人(GP)的代表在大會上分享微型VC在美國的崛起,「這個會議非常封閉,匯聚了美國最頂尖的LP和GP團隊」。

對於張璐來說,這是業內對他們的認可,也是次很好的交流機會。在張璐的預想中,2017年會有更多的機會。

本文由【亞特蘭大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轉自搜狐,若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清野

清野捕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技,健康,環境熱點話題。訂閱「亞特蘭大華人生活網」,讓自己的生活更精彩!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