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教育 | 亞城小精英的父親給您講講怎樣成為一個合格的「劍客」父母

近年來擊劍運動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海外華人中總都呈現出越來越熱門的趨勢。作為「小劍客」的家長,我們這些做父母的應該怎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最大限度幫助孩子成長呢?

廣告圖片推廣 精彩內容繼續

根據我個人十多年陪伴孩子訓練和比賽的經歷, 我總結出以下一些經驗和教訓。

希望能給「劍客」父母們提供一點啟發和幫助,其中絕大多數道理應該也是用於其它個人項目的體育訓練。

我兒子的擊劍簡史:

我兒子蔡爾文是八歲加入亞特蘭大Nellya Fencers俱樂部開始擊劍訓練。

他從很小眼睛就近視了, 而且小時候是個小胖子,完全沒有任何運動細胞。

我們一開始也只是抱著讓他找個課外活動打發課餘時間而已,並沒有報太大希望。

記得頭幾個月他常常俱樂部同齡孩子中墊底。每次俱樂部內比賽完了都要哭一場。

我們當時也有點心生退意, 但是孩子自己堅持要學下去的。

倒不是因為他「人小志大」,而是比起彈琴繪畫等課外活動,和小朋友揮劍廝殺更有樂趣。

後來他開始師從來自Ohio State的Terrence Lasker教練, 從此走上了不歸之路。

十年來,他曾先後在不同年齡組獲得過5次全美佩劍冠軍, 4次「北美杯」冠,

2015年歐洲杯少年佩劍冠以及2016年世界青少年錦標賽佩劍亞軍和團體冠軍。

2016年他因傑出的擊劍和學習成績被哈佛大學特招錄取。目前他效力於哈佛大學擊劍隊。

不久前助哈佛擊劍隊獲得2018「長青藤」聯賽冠軍。

父母在孩子學習擊劍初期的作用:

在孩子年齡較小的初學階段,父母也一同參加擊劍訓練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尤其是那些有運動細胞又對擊劍很感興趣的家長。

由於孩子太小有時難以理解教練的思路和策略,那麼此時父母就可以起到「助理教練」的作用。

畢竟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長的多,但是這一點一定是限定在幼齡初學階段。

待孩子稍大,或者已有一兩年的「劍齡」,在所有技術方面父母就該完全撒手。

當然,自己當作業餘愛好繼續參加成人的訓練比賽另當別論。

說真的,我們做父母的基本職能就是做好「後勤官」。

別的方面要完全依賴和相信教練,否則我們花錢請教練幹什麼?

而且讓孩子和教練之間建立起一種密切的默契非常關鍵。

成功的教練往往不需要在場外大吼大叫,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孩子就能領會教練的意圖。

我兒子和他的教練Terrence Lasker之間就形成了這種默契。

(圖片說明:蔡爾文(右)在2015年「歐洲杯」決賽奪冠前的一刻。 中間是Lasker教練)

父母對擊劍不要太具功力心:

除了「後勤官」之外,一個合格的「劍客」父母最關鍵的就是良好的心態。這一點對海外華人尤其重要。

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送孩子學擊劍都是希望將來對大學申請有助益,這一點無可厚非。

我們自己當年的初衷也是如此,但是如果功力心太重,不僅給自己帶來很多煩惱,也往往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

讓他們太在意輸贏和排名,這樣不僅失去了參加這項運動的樂趣,也容易導致半途而廢。

因為一旦覺得不出成績,很多人就會失去信心和興趣。

然而越在意的越怕輸,越怕輸的越會輸,這是所以體育比賽的鐵律。

告訴大家一個事實:即使孩子將來不能在擊劍上名列前茅而被名校特招,

堅持多年的體育活動也會在他們的大學申請材料中大大加分。這一點對我們華裔孩子尤其突出。

因為美國大學招生官員現在已經形成一種固定觀念:華裔孩子個個成績優秀,個個會彈鋼琴(或小提琴)。

但體育方面往往較弱。退一萬步,就算完全不考慮大學升學等因素。我們的孩子除了學習總要有點課外活動嘛。

除非你發現你的孩子在另一項體育上很有天賦,那你應該儘快退出擊劍集中在那項體育活動上。

否則就該堅持下去。至於能否出成績,就要以平常心態看待:不過是另一項課外活動。

何況無論是平時的體能訓練還是比賽的輸贏都會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因為比賽贏了讓他們體會辛苦後取得成果的樂趣;

輸了(尤其是意外的失利)則能讓他們早點體驗人生的曲折和不易。

不在意一時的輸贏(尤其是開始幾年),也能讓我們父母在比賽場上觀戰時保持泰然自若處變不驚狀態。

這對平復孩子比賽時的緊張情緒也有好處,這樣他們會漸漸養成面對任何比賽都能勝不驕敗不餒的心理素質。

這一點雖然適用於任何體育運動,但對擊劍尤其重要。因為擊劍更多是一種心智而不是體力的比拼。

所以擊劍在西方被稱為Physical Chess(「身體象棋」),因此好的心理素質是取勝的關鍵因素之一。

(圖片說明:左圖是蔡爾文2009年獲得10歲組全國冠軍與Lasker教練合影;右圖是2016年他奪得

世界青少年擊劍錦標賽少年團體冠軍是與Lasker教練合影)

綜上所述,我概括出以下劍客父母的「十要」和「四不要」供大家參考:

「十要」:

  • 他贏了,給他一個擁抱。
  • 他輸了,給他一個更大的擁抱。
  • 他餓了,不要讓他吃的過飽。
  • 他緊張到沒胃口,給他 一點平時喜歡的零食。
  • 他的裝備讓他自己背。
  • 他訓練時,提醒他把每一場訓練當比賽
  • 他比賽時,告訴他這不過是另一種訓練。
  • 他遇到糟糕或不公的裁判,你告訴他生活中會遇到很多這類事。
  • 他輸給實力較弱的對手,你要一笑置之:不過是不小心絆了一交。
  • 他的幾種接線你要學會修理。否則10年之後廢線 會堆滿你的車庫。

「四不要」:

  • 永遠不要給孩子技術指導,即使你真是行家。那你可以私下和教練交流。
  • 永遠不要在孩子面前褒貶教練,裁判或對手。這對孩子有害無益。
  • 永遠不要在觀戰時喜怒形於色。你能做的只有保持微笑,遞上水瓶。
  • 永遠不要用「我們花了這麼多錢和精力,你卻如何如何… …」來批評孩子。
本文由【亞特蘭大生活網】整理編輯,原文、圖片轉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此篇因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無法註明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歡迎聯繫小婭認領(或直接在公眾號留言),確認後我們會在後續文章作出單獨聲明。如覺侵權,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多謝!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