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30岁女子11小时飞机返国,下机10分钟昏迷身亡,背后隐秘让人后怕

一位30岁女子在乘坐11小时长途航班返国后,下机仅10分钟便突发呼吸困难、咯血,陷入昏迷,最终不治身亡。

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不仅让同行亲友泪眼模糊,也将长途飞行的健康隐患推上风口浪尖。

一声叹息

故事发生在7月3日。这位女子从国外踏上归途,11小时的飞行旅程看似顺利。飞机平稳降落广州白云机场时,她拖着行李,脸上还带着旅途的疲惫。

然而,下机仅10分钟,异样悄然降临。她突然感到呼吸急促,嘴角溢出鲜血,身体摇晃着倒下。同行者惊慌失措,迅速拨打120,将她送往医院抢救。医护人员全力以赴,但她的生命在抢救室里悄然熄灭,留下无数疑问。

目前,死因尚在调查,但医生初步推测,她可能罹患了“肺动脉栓塞”(PE),与长途飞行中的久坐有关。回顾她的旅程,11小时紧贴座椅,腿部几乎未曾活动,这或成为致命导火索。

医学上,这种因长时间坐姿导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发肺部堵塞的状况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这不仅发生在经济舱,也可能在任何久坐场景中悄然上演。

专家回忆类似案例,解释道:“经济舱综合征”并非特指某病,而是久坐导致血流不畅,血栓形成后可能危及生命。女子的症状——突发呼吸困难、咯血,正是肺栓塞的典型表现。

医生强调,若她在飞机上或下机后及时察觉胸闷、腿痛等异常并求助,或许还有一线生机。“黄金抢救时间很短,拖不得!”一名急诊医生叹息。

谁是高危人群?

专家指出,频繁飞行的旅客、久坐办公族、肥胖者、孕妇、血栓史患者、近期手术或骨折者、吸烟及重度饮酒者都易中招。尤其长途飞行中,空调干燥、空间狭窄,更易诱发问题。

预防关键在于多动:每小时喝200毫升水,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每隔60分钟做3-5分钟脚部运动,如伸展脚尖和膝盖;适时起身走动。若自驾,每2-3小时停车活动。日常生活中,熬夜、打麻将或伏案工作也可能埋下隐患。

广告图片推广 精彩内容继续

这起悲剧令人警醒。30岁的她本该有无限可能,却因疏忽葬送生命。她的故事提醒每位旅人:长途飞行虽常见,健康却不容忽视。下一趟旅程,你会多加小心吗?

 

本文由【亚特兰大生活网】整理编辑,原文转自亚特兰大生活网,若有侵权敬请联系我们;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