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汤真的没那么"有营养", 4 大喝汤误区,需要注意!
俗话说:想健康,多喝汤。尤其是气温逐渐变冷后,回家就想喝一碗热气腾腾的汤。
然而,有些看似美味的养生汤,却暗藏着不少的危机:高油脂、高盐、高嘌呤、亚硝酸盐超标、损伤肝肾的某些「中药」、温度过高太烫损伤黏膜……
因为喝汤导致入院的报道也屡见不鲜。
来自网络截图
下面这些关于汤的错误做法,不仅对身体健康没有益处,还可能加重病情、致癌,爱喝汤的人尤其要注意。
No.1 奶白色的汤,更有营养?
很多爱喝汤的人都知道,奶白色的汤喝起来更香。因而就有了「汤的颜色越白,越有营养」这种认知。
其实,汤之所以发白,是因为脂肪......
图片来源网络
很多人在煮鱼汤时都会尽量把汤熬得“白”一点,认为这样的汤比较有营养。但其实奶白色的汤是“乳化脂肪”,没有脂肪的汤一般是不会呈现乳白色的。
由于奶汤喝起来比清汤更有风味,所以会令人产生“更有营养”的错觉。
对于痛风病人以及“三高”患者来说,常喝奶汤会导致脂肪及热量超标,诱使血压、血脂、尿酸、血糖增高,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痛风的发作。因此,以上这些人最好少喝奶白色的汤水。
No.2 高尿酸、痛风患者,少喝 3 种汤
除了高脂,喝汤时还需要注意高嘌呤的问题,尤其是高尿酸、痛风患者,以下 3 种汤不建议喝。
海鲜汤:虾、扇贝、螃蟹等海鲜的嘌呤含量非常高,喝海鲜熬煮的汤,易引起痛风发作。
火锅汤:很多人吃火锅时喜欢喝菌菇、番茄等锅底的汤,认为养生又健康。其实一旦在锅里涮煮过肉、菌菇、海鲜等多种食物后,看似清淡的汤里嘌呤含量往往很高。
颜色乳白的肉汤:红肉类(猪肉、牛羊肉)等本身含有高嘌呤,长时间熬煮后,汤里不仅高脂,还会高嘌呤。
No.3 汤要趁热喝才够滋味?
天气逐渐转凉,加上很多汤放凉之后会出现油脂分层、腥味等影响口感,不少人养成的喝汤习惯是:趁热喝。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喝了一碗热汤,或者吃了一顿火锅后,牙龈和上颚会出现红肿、麻木的感觉,这其实就意味着口腔黏膜被烫伤了。
但大多数人不知道:饮食过烫甚至有致癌风险。
图片来源网络
口腔和食管的表面,是一层娇嫩的黏膜,食物的硬度、温度,都会对它造成伤害。
其中,温度对它的影响特别明显:
- 10 ℃~40 ℃ 最合适
- 50 ℃~60 ℃ 勉强能耐受
- 65 ℃ 以上会造成烫伤
食物从口腔到食管,再进入胃部,大约需要 9 秒钟。这就意味着,如果吃了一口烫的东西,口腔和食管要承受被烫 9 秒钟。
偶尔烫伤,黏膜倒是还可以自我修复。但是经常趁热吃东西,食管在长期反反复复「损伤 - 修复 - 损伤 - 修复」的过程中,发生不良修复的几率增加,可能导致不正常的「异型性」细胞越来越多,恶变就可能发生了。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曾在 2018 年发布过一项警告:饮用超过65℃以上的热饮,有增加食道癌的风险,并且把超过65℃的热饮列入了2A类致癌物名单,致癌风险仅次于最高级1级致癌物。
图片来源网络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食管癌是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前五位之一,并且全世界的食管癌患者中,有一半来自中国。
因此,为了大家的健康,吃饭时建议提前把汤盛出来,放置5~10分钟后再喝。
No.4 放点中药更「养生」?
作为冬季进补的佳品,各类汤品成了很多人餐桌上的常客,鸡鸭鹅牛羊肉搭配各种名贵药材煲成的滋补养生汤,不仅味道一绝还暖心暖胃。
但并不是所有的药材都适合煲汤,乱用药材可能会煲出“孟婆汤”!
很多人煲汤时喜欢添加一些中药,以达到「养生」的效果。然而因此入院的报道也不少见:
很多人煲汤喜欢放一些中药材养生,但是是药三分毒,“药食同源”的食物也要注意用量。需要调理时,最好咨询下中医师。
喜欢用中药「煲汤」、乱用「偏方」,很可能由于药材识别不当,直接损伤肝脏。因此,不建议大家盲目添加「中药」,自行煲汤或服用。
生活中,我们对于食物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误解。
图片来源网络
这些误解可能来自于个人感受,可能来自于口口相传,但大多都没有科学依据,也并不适合拿来作为指导生活的准则。
比如深入人心的“骨汤补钙”的说法,其实也是出于中国人传统朴素的“吃啥补啥”的逻辑,缺乏有效的证据支撑。
我们不需要赋予某种食物过多的功效、价值、意义,把它捧上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