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Nancy生活館 | 一碗放不下的面- 思念中國的西北美食 (二)青海的平安驛

美食天堂在人間 – 青海的平安驛

第二次踏上青藏高原,也是在2019年的西北行,在西寧工作的大學好友向我介紹了一個美食天堂掉入人間的小鎮- 平安驛。我們到達平安驛的晚上,已經過了晚飯時間,只有一家面片館還開著好像真的是等我們呢。有了寧夏面片的體驗,我知道再不餓,也可以吃下一大碗。這家麵館真的是可以跟寧夏最好吃的面片館味道相比。

他家的香辣羊蹄味入的很透,非常難忘。

老史吃起面來比誰都積極

夢寐以求的實現了跟專業的女工們一起揪面片的願望

第二天我終於有機會跟廚房的女工們一起揪面,廚師還為我解紹了所有的羊肉炒麵片的調料

面片揪的好不算,最後這道炒的過程才能達到最好的美味

去天堂有那麼容易?

完全意想不到在青藏高原上,西寧城外大約開車四十分鐘的小鎮,平安驛,竟然是集西北美食的經典之地。在這次出行之前,我從不曾聽說有這樣的地方。說這是美食的天堂掉入了人間一點兒都不誇張。

真的是好吃的不知如何形容的地道涼皮

這平安驛小鎮看規模也是很大投資興建起來的。我去的時候那裡已有一百六十多戶的商家了。每一家商戶都是本地附近村寨里的高手,每家人都有特別的專長。有專做豆腐腦的,專門榨油的,專門做新鮮腐竹的,做酸奶的,各式拉麵的,專門經營辣椒的,在這裡的一天,對我來說也是接著了天上掉下的餡兒餅!同學太知我心了,她專門聯繫了本鎮負責餐飲管理的經理來為我們介紹小鎮的各家美食。

同學介紹我們認識了平安驛的談經理一家, 還有負責回民飲食的金鑫

非常感謝一路為我們介紹各類特色的美女和金鑫,每個年輕人都有自己的夢想

這鎮上一面的整條街道都是青海有名的小吃,另一邊還有藏民的,撒拉人的,以及新疆的各類傳統美食。想想開創這些的人,一家家的尋找合適的有技能的商戶搬來小鎮,讓他發展成這個模式一定也有過非常堅苦的創業過程。但是能夠有這樣的地方可以讓我這樣的遊人看到彙集的傳統文化也是很有長遠意義的。

青稞甜醅,我還是第一次吃到,很像南方的酒釀,但是青稞做原料似乎又加了幾分高原的浪漫。我們開始一家家的參觀品嘗。在這裡,我對西北美食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酸甜的青稞甜釀,小哥特別實在的友好熱情

原味酸奶

這裡有一家專門的傳統式酸奶店。酸奶店的主人明顯是很有學問的人。我在好多家義大利乳酪場里,聽說過牛奶在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含奶油量。巧合的是他也說到酸奶的不同季節的含脂量。在他的酸奶里,他很巧妙的使用了本地的菜籽油,又給這酸奶增加了一種特殊的香味。

新鮮腐竹

腐竹是從小就喜歡吃的東西。從來沒有多想過,在平安驛才知道原來這好吃的是這樣做出來的。

每一個面上形成皮後,就去很快的撈起來晾乾

看著一袋袋的黃豆變成這樣,老史也覺得發現了新大陸。

新鮮的腐竹嚼上去還能吃到那豆香的味道。怪不得這裡的腐竹當天做的馬上就賣光。

奶香大麻花

我們從小吃的麻花都是酥脆的那種做為零食,或者過節時候吃的。在青海,我第一次吃到外酥里嫩的奶香鬆軟大麻花。這麻花太好吃了,淡淡的甜,鬆軟而有嚼勁兒,一個掰開就是一大盤美美的早餐。 老史和我盯著這位做麻花師傅那工藝人的熟練手法好久,非常的感嘆!也許我自己手很笨,所以看到人家有技巧的人總是特別的敬佩和羨慕。我常想也許這些工藝人並不意識到他們的工藝對外人的影響,但是起碼他做的口味是我這一年多里一直不能忘掉的。

兩人一邊做一邊炸,那動作迅速讓人驚嘆!

這編的老簸箕也讓人覺得格外的親切

諾爾曼拉麵

我們一路吃了好多人家的面,但這家麵館的主人給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位非常開朗熱情的年輕人,對他的面那麼自豪和熱忱。我覺得非常的幸運可以有他手把手的教我拉了一把面。當然我的技術還差著十萬八千里,但是能進他的廚房,能摸一下感覺一下他的面,我還是感覺很榮幸。

看到酷愛自己事業的人總是讓人感動

為自己品牌自豪的人,他的面就絕不是一碗簡單的麵條了

早餐的面是帶湯的,中午就會是炒麵。

熱情的年輕人送我們出來。我誠心的祝福他和他的面更成功!

絕美的花饅頭- 平安月餅

在青海高原的平安驛,我才知道我所有知道的月餅的概念和這裡的概念有多大的不同。

門口的柜子里有這樣的蒸壽桃一樣的大饅頭,看上去起碼有兩磅大小。

店裡面還有一籠一籠的精美的花饅頭。雖然我知道我的名稱不準確,但在我的概念里,蒸出來的發麵的都是饅頭。

這裡所有的顏色都是本地的鮮花晒成粉做的。在青海和甘肅,我們常常看到大片大片的花地,各種色彩,本地人都會有不同的用途。

老史看著大饅頭不能相信這是蒸出來的!

店家非常友好,讓我們走進了後面的廚房。這回才知道外面的大饅頭真是小巫見大巫。

看我們那目瞪口呆的樣子,這大姐毫不猶豫的拿起一把大刀,上去就切開了這個最大的饅頭。要說捨不得吃,我看著那大饅頭一邊錄像一邊心裡揪著想,真是太捨不得了!

大姐特別爽快的切下一大塊讓我們當場嘗,還給我們包了一塊兒帶走。

帶回去的那塊,真的給了我一個機會第二天慢慢的咀嚼這花粉的香氣。

名副其實的挂面

走到挂面鋪的時候,我已經實在是什麼都吃不下了。非常遺憾我沒有嘗到那個味道。但是從蘭州過來的同學體驗過這個挂面,她一定要再吃一碗,老史也豪不猶豫的坐下。考慮到老史已經吃了那麼多東西,我告訴店主給他的那碗少一點兒面。結果人家拿到碗了之後大抱怨他的面為什麼那麼少!

那個小鎮也特別英明,在鎮口就有快遞服務。大家把在那裡買到的美味珍寶直接就寄回家,我也是直寄回上海。

看了這個才會懂得挂面的意思

誰會想到老史會抱怨他的面太少了?

在這個小鎮,同學到底是專業,帶我們吃到了前所未有好吃的大盤雞拉條子和新疆饢包肉

大學幾十年後能在青藏高原會面 情義+緣份

大盤雞拉條子 囊包肉 -地道的新疆特色菜

也是在這個小院里,我們有幸看到了本地團隊表演的舞蹈。

這裡還是有絲綢之路的文化和每天定時的為遊人做表演

讓我們也做一次傻老外,跟美女們照個相

看到烤全羊的時候,我們也就只有看看的能力了。

義大利的香醋聞名,西北的香醋毫不遜色

在美國,家家都會有一瓶義大利香醋做色拉用。有些是多年的陳醋,也有些是調製出來的香醋。很多香醋可以跟乳酪搭配。而在西北,每家餐廳都會為自己配方的香醋自豪。這醋就會決定這一家的味道。

那一天在平安驛第一次參觀了一個醋坊,我突然覺得腦子一下開竅了似的,原來西北美味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醋。香醋其實是用特殊的香料熬出來的。

糧食釀成的醋的過程

這醋怎麼能不香呢?

有了熬醋的概念,讓我一下對西北的美味有了更新的認識。參觀完了傳統工藝的醋坊。在一家豆花店裡,店主告訴我,她家的豆花之所以好吃,就是因為她們自己熬出來的醋。

這美味的豆花用的都是自己家調成的辣油和特製的醋

在涼皮店,店主也是很為她們點醋自豪。每次聽到店主為自己的醋自豪的時候,我都專門的品一下那個醋。

後來我們在甘肅,過了張掖的丹霞口小鎮裡面有一家小店『甘州小吃』涼皮,麵條味道都很有特色。我也是刨根問底的問每一樣調料的搭配,我看到母女倆嘰咕了一下,媽媽還是很慷慨的告訴了我她的醋的原料。

這裡的鹼水面特別有嚼勁兒,加上湯汁非常的完美

讓人難忘的勤奮踏實的母女二人

一回到亞城,我立刻就去中國超市買了幾瓶醋回家按照自己學到的熬醋方法熬制了西北的香醋。

我也來試一下熬醋

西北的辣椒油和四川的辣椒油

幾年前在四川學習川菜的時候,我就知道四川的辣椒油除了不同鎮子出產的辣椒,有不同的辣味級別之外,炸辣椒的油也是事先入了香味的。在西北,很多包裝好的辣椒面本身就是配好了香料的,但是那油也是有他特別的講究。國內的菜籽油絕不是普通的我們直接英文翻譯過來的在美國超市裡買到的canola。這就像北京的芝麻醬跟中東的芝麻醬口味完全不同是一個道理。油榨制的過程也決定了油的香味。好在我們現在在美國也可以買到國內產的原味菜籽油。所以用中國的菜籽油炸出來的辣椒油可以跟在國內吃的沒太大區別了。

現在自己對在家做四川辣椒油和西北辣椒油都很自信了

自己動手做西北麵食

了解一種文化,蜻蜓點水的快走一次是不可能實現的。回顧自己這些年的幾次西行,每次都對西北文化增添一層新的認識和了解。每次也都會學習到一些新東西。我本來計劃用四年的時間深入的完成從中原到土耳其的絲綢之路旅行。 沒想到才進行了兩年,新冠疫情讓這個計劃暫停了下來,最西面只走到了甘肅的敦煌。

有幸的是這些年再訪西北的幾次旅行,起碼給了我一個對西北麵食的進一步了解。正好幾個月前家裡添了一位德國的小美機助手,徹底解決了我因為少操練和面有時還會把握不穩的擔憂。

2021,新年伊始,我們開年的第一頓飯,就是跟嫂子一起美美的揪了一頓肉湯麵片。

炒羊肉蔬菜揪面片

後面這些天又開始操練了油潑面,biang biang面,岐山臊子面。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又讓我想起了平安驛的醋,辣椒,花饅頭,以及走在街上那比小時候過年還幸福的感覺。

準備健康的陝西面原料 – 去不了西北,但是少不了西北味兒

意想不到的旅遊收穫 – 西北辣椒油和岐山臊子成了我家的常備

家裡的扯麵油潑面

扯麵不僅僅可以油潑,做臊子面也很美

油潑扯麵自然還是最有魅力不可拒絕的

奶香麻花,想了一年多的麻花,從在平安驛吃到第一口的那天起就忘不了。這回終於有勇氣試一下,雖然無論我怎麼試,還是模仿不出那師傅的手法,好在味道還是很接近他的味道。

小小的一個嘗試也讓我的一天感覺無比的幸福。

油炸的效果真是驚人!很快的看著一個個麻花浮起來

我的自豪的麻花們

終於學會了外酥里嫩

這一西北行,又讓我的菜單上多了幾個特色菜品。

旅行讓我們的生活不斷的增加色彩,學習世界各地的口味也讓我們的生活不斷的豐富。居家的一年多里,很多美好的回憶都是從旅遊的記憶里來的。

期待全球疫情有所控制之後,我們還可以繼續去走到西北探索美食的美好之路上。

本文由【亞特蘭大生活網】獨家約稿、原創。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免責聲明: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部分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金家小姑奶奶

小姑奶奶,北京的堂兄就這樣叫我。雖然他已逝去多年, 但這稱呼喚起我對童年,對父親的哥哥們,嫂子們,我的遠方的堂哥堂姐們的思念。父親是他那輩里最小的一位。和哥哥們很親。 按當時的文化,他是絕對晚婚了。有我的時候,堂哥堂姐們早已都十多二十多歲了。雖然家裡傳統規矩很嚴,然而對我這個最後出現的姑奶奶,似乎一切都是新時代的,包括家裡的規矩。非常慶幸因為最小而得到的少限制的自由。也許是從小的自由放樅,帶給了我無邊的追夢的想像力......金,父親的本姓,也在文革期間被迫放棄。金家小姑奶奶,是真實的,原版的,那個在新街口的衚衕里最愛吃有嚼頭的北京蛋卷的小影子。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2 條回復

  1. kaoshi說道:

    喜歡這個風格真心感謝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