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七月兩周紐約漫遊之二 —— 皇后區Astoria 美食探記

編者按:亞特蘭大生活網全新推出 “Nancy生活館”專欄,特別邀請到來自咱亞城,對生活有獨特視角的Nancy來跟咱聊一聊,她熱愛的美食、旅遊、職場等有趣的故事。

廣告圖片推廣 精彩內容繼續

作者前言:我在紐約前後生活了十二年多,除了大都會歌劇,紐約市芭蕾舞,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古根漢姆美術館及各家博物館的都是我平時很喜歡的紐約體驗以外,去尋找世界各地的風味,了解特殊的香料搭配和烹調手法,對我這樣的吃貨廚娘來說實在是另一種無止境的興奮和享樂。每找到一個新的喜愛的地方,就又是一個對自己好奇心的大獎勵。

我始終相信美好的只有分享了才有價值。紐約,這個絕無倫比的神奇美麗的城市,似乎永遠都不會讓我的探尋之心失望。我也希望把我的發現介紹給喜歡和計划去紐約的人們。希望大家也有機會去不浪費摸索時間的享受一下。這次紐約兩周行,我多次去了幾個不同的區域,為了閱讀方便,我選擇了按區來記錄。由於自己注重吃,有教授義大利烹調課的經歷,所以我在食品細節上會自然的多解釋一些。歡迎大家提議點評,這也可以幫助我今後的系列遊記更為貼切。

 

半日尋地道希臘餐,逛希臘店,巴西店

皇后區在曼哈頓的東部,是紐約的另一個有最多新老移民聚集的區。亞裔華人,韓國人,印度人,中美人在這裡都很強。我在這個區里吃過最特別的,最難忘的韓國餐,泰國軟蟹餐。皇后區很大。是紐約佔地面積最大的區。兩大機場肯尼迪和拉瓜迪都在這個區里。著名的華人區法拉盛也在這個區。皇后區還分了好多小區,各個小區又另有其文化特色。

這裡有一個特別的小區Astoria 。離曼哈頓不遠。地鐵出了城只要幾站就到。有大橋的方便,從曼哈頓上城乘坐計程車也容易。是個比較方便去的地方。這裡聚集了希臘之外最多的希臘人。也有很多東歐各國移民。 我吃過的最好的希臘菠菜派,炸薯片,都是在這裡。這裡和曼哈頓的房屋建築,居住條件明顯不同。 沒有高樓大廈。多數都是兩三層聯排居民屋。大的街口偶然有幾棟四五層的公寓樓。以前有些住不起曼哈頓的職業年輕人也會住到這個區,因為上下班方便。但是從來沒有聽說年輕人因為酷往這裡奔。這裡一貫被認為是中產階級和移民適合家庭的生活區。

我住紐約時,也時不常會周日去逛一下吃頓美餐,再帶些濃厚的土耳其酸奶和乳酪回家。那些年,希臘和土耳其濃酸奶還不像現在這麼盛行,那時超市裡還沒有任何牌子這類的酸奶。所以每次去Astoria 會很高興的帶一些土耳其酸奶和希臘魚子醬回曼哈頓。


天空中曼哈頓上看皇后區 (從飛機上隔窗拍攝的)

紐約最地道的希臘餐

這次和我一起去Astoria的好友夫婦也和我一樣喜歡希臘餐。也很會在全曼哈頓試不同的希臘餐廳。我們計劃好一起出曼哈頓去這家有名的希臘海鮮餐廳 Taverna Kyclades Seafood 。他們告訴我這家海鮮餐廳在曼哈頓也有分店。他們還常去。雖然僅隔一條河,我想Astoria的味道一定要更原味一些。其實我朋友也證實了這個。吃完了之後他們也不斷的感嘆,一家人開的餐廳,過一條河,曼哈頓價錢高是自然的,吃的時候也覺得很不錯。可是來到皇后區本家店,不知道為什麼,那味道就覺得更出色了一大截。


Taverna Kyclades 餐廳外景剛開門十分鐘

我們來的比開門時間還早半個小時,不想傻等。決定先去一下這裡新開的一家副食店。這些年,各個移民地區都開始有好環境的超市和食品店了。這些環境好的食品店開始慢慢取消那些一家一戶經營的小店。Titan Foods這家也果然不出所料。特殊的希臘食品新鮮也超豐富!環境好,麵包甜品都是在店裡自己做的。除了各式希臘乳酪以外,我還看到了一種義大利進口的乳酪 Ricotta Salata(咸里考塔乳酪,一種義大利的起碼窖存三個月以上的咸乳酪)。我們一起出遊義大利的小夥伴們在羅馬市場內都很喜歡吃這個乳酪。乳酪也是和家裡蒸饅頭烙餅一樣,一樣的名字,但各家做法不同口感味道會不同。我問了一下是否有可以品嘗的樣品。台後的小哥非常友好。找不到已切開了的小塊,他就專門切開了一個大軸讓我品嘗。遺憾的是那個不是我在找的那個羅馬的味道和口感。不過還是非常感謝他免了我買了背回家後再失望的感覺!在他的幫助下,我終於找到了一種非常和我口味的希臘羊乳酪。


希臘傳統的千層酥皮食品


優質服務的乳酪櫃檯小哥


未經機械包裝的希臘菲達乳酪 - 這類通常是最地道美味的,天然鮮制無防腐物質


各式小包裝希臘乳酪 - 一般地方找不到這麼多種類

我們在餐館開門後十五分鐘內就坐下了。以我的經驗,如果趕不上第一班座,那起碼要等一個小時。事實的確如此,我們後來看到街邊站著很多等座的人,只因為晚了二十幾分鐘。

招待我們的是一位聰明友善的 「dark and tall」 (美國人認為有魅力的一類,黑髮高個兒)侍者。 他推薦把我們點的每樣東西都點菜量算,還鼓勵我們色拉也點小號的,主餐還給午餐型的。午餐一般都帶旁菜,而價格還低於正餐。真是熟悉業務也本性般的周到,還考慮為我們這樣的偶爾的訪客省錢。他動作快還麻利,很快就幫我們搞定了要點的菜。我們看他還有空,也打聽了一下他的來路背景。他來美國還不到兩年,在讀理工。周末和兩個晚上出來打工。很多學生都是靠打工掙些零花費用。

希臘炸薯片其實就是用新鮮土豆切薄片油炸一下 ,撒上海鹽。吃起來很脆。記得小時候家裡也這樣做過。而一般的美式薯條都用愛德華土豆,裡面比較「面」。


希臘土豆片,烤鱈魚,烤沙丁魚,橄欖油蒜萵苣菜


希臘脆炸軟乳酪,香炸鳳尾魚

我們覺得很走運。因為他的聰明和熱情,我們三人都一頓嘗到了香酥的鳳尾魚,烤的沙丁魚,還有煎烤鱈魚和他們出名的海鮮燴面。每樣不僅魚肉新鮮,做的都是正好到位!終於吃到了想了好幾年的希臘土豆片,還有這外酥里柔的炸乳酪!他開朗的笑臉,和對細節的關注,讓我們覺得這個早晨更是陽光燦爛了。 付賬單時,我們一致同意要在原價格的基礎上多付給他高於正常比例的小費。


希臘常見農夫色拉 -這家店另有加入乳酪,橄欖和泡椒


脆烤麵包配夾希臘羊乳酪-極完美!


傳統希臘色拉


本樓海鮮面 -十足海鮮量了


好友Renata和Wagner -第二道了,實在太多吃的了!幸好都點了午餐號的

雖然我這次七月沒去,但還想順便為大家介紹一下另一家我長期喜歡,而且質量一直有保證的希臘餐廳。

Zenon Taverna , 是一個很小的家庭餐廳。我住紐約時很喜歡去。剛搬出紐約時,每次回紐約,一出機場就電話給他們去點兩樣菜,順路取了直接帶到曼哈頓酒店。那檸檬蒜汁的烤魚一路噴香。價錢比曼哈頓便宜差一半,而且還省了我時間出去餐館裡等飯。他們的前菜套餐,餅,烤魚, 甜點樣樣都好吃。如果三四人去最理想。餐廳內部有地中海岸的壁畫,屋檐橫木,如果有時間冬天的晚上坐在裡面, 尤其感覺溫暖。


餐廳外景 (網上照片)


餐廳內部裝飾 (網上照片)


希臘脆炸小魷魚 (網上照片)


希臘烤檸檬酥軟大章魚 (網上照片)

巴西小世界

和我一起去的朋友夫婦是從巴西移民美國的,我們也曾跟他們一起到巴西度過假。他們建議我們午飯後可以步行去一家不遠的巴西小超市和廚房餐廳。那裡可以買到正宗到巴西食品。

我們吃了這麼多東西,走二十多分鐘也正好!到了巴西人的區,還沒到就可以聽到人們在餐館酒吧看足球比賽的聲音!這一條街上,連著好幾家都是巴西餐廳和運動酒吧。朋友介紹邊上的兩家餐廳都是他們平時過來周末午餐的選擇。

Rio Market Inc. 在這店裡發現了我們曾一起在巴西自然保護區農場吃的番石榴果醬餅和天然農夫乳酪!這兩樣是天絕的搭配,另外還有好多做好的各式巴西午餐。可惜那天實在吃不下了,要不然一定不能錯過這裡的巴西西南山區的好吃的!  太難得的找到這樣的地道的巴西乳酪和果醬餅。雖然重的像石頭一樣,我還是忍不住的買了準備背回家。這店和其他的市場比起來規模要小很多,我們轉了好幾圈,最後還是在這裡吃了碗巴西進口的阿薩伊漿果(Açaí)凍然後才知足的離開。記得我們在巴西的時候,每天必吃一份這阿薩伊果凍的。


Rio 市場標誌和有代表性的阿薩伊冰果霜


巴西農夫乳酪

順便提一下,在曼哈頓西四十六街也被稱為小巴西。那裡有好幾家有名的巴西餐廳。不過對我來說,那些以本國移民為對象的餐廳通常更正宗,通常價位也要實惠一些。

想想真的是只有在紐約,才會有這樣的可能,早上出門六小時,到下午就感覺到去體驗了兩個不同的國家!謝謝那天舒服的紐約天氣!也感謝一拍即合的好朋友!

作者介紹:

Nancy, 本名金維琦。移民美國後,在紐約州立大學時裝學院就讀時裝面料和市場開發專業,畢業後三周就被一家香港最大的服裝公司聘用。後來的二十二年里一直在美國時裝界著名的公司和品牌里擔任要職,期間還被中美洲一家最大的服裝廠聘為他們的第一位女副總裁。2012年來到亞特蘭大從事一個百年童裝品牌的產品開發和生產,一直工作到四年後該公司改組。

從新移民到走入社會主流,注重的不在於金錢收入,豪宅,名車,或是體驗名吃名牌。而在於自己真正的學習和了解社會觀念及文化,同時開發自己的潛力,了解社會,分享知識,幫助同人一起前行。

始終相信美好的東西分享了才更有價值。兩年多的職場空檔自由生活,從在一凡小屋學習烹調,到教授中西烹調課,到帶領團隊一起去義大利旅遊和學習,使我更加體會到與人分享知識和經驗的樂趣與意義。感謝朋友們喜歡我的微信,並督促我開始努力通過文字來更好的向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體驗和感受。

本文由【亞特蘭大生活網】獨家約稿、原創。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免責聲明: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部分圖片取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金家小姑奶奶

小姑奶奶,北京的堂兄就這樣叫我。雖然他已逝去多年, 但這稱呼喚起我對童年,對父親的哥哥們,嫂子們,我的遠方的堂哥堂姐們的思念。父親是他那輩里最小的一位。和哥哥們很親。 按當時的文化,他是絕對晚婚了。有我的時候,堂哥堂姐們早已都十多二十多歲了。雖然家裡傳統規矩很嚴,然而對我這個最後出現的姑奶奶,似乎一切都是新時代的,包括家裡的規矩。非常慶幸因為最小而得到的少限制的自由。也許是從小的自由放樅,帶給了我無邊的追夢的想像力......金,父親的本姓,也在文革期間被迫放棄。金家小姑奶奶,是真實的,原版的,那個在新街口的衚衕里最愛吃有嚼頭的北京蛋卷的小影子。

相關商家(廣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