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規已生效!這些華人英語不達標可能丟飯碗!
6月25日一大波新規已經正式生效了,美國卡車司機們可得繃緊神經!
總統特朗普早前簽了個行政命令,要求所有商用卡車司機必須有基本英語溝通能力,不然就別想上路。這消息一出,華人卡車司機圈子炸開了鍋,尤其是那些英語不太溜的新手和在職司機,個個都開始慌了,趕緊複習英語保飯碗。
新規來了,安全為先?
這事兒得從4月28日說起。那天晚上,白宮發布命令,指出聯邦法律早就要求申請商用駕照的司機得會基本英語,但這些年執行不嚴,路上溝通不暢讓安全出了問題。
特朗普直接拍板:英語是專業司機的「硬杠杠」!白宮新聞秘書Karoline Leavitt補充:「你可能想不到,很多司機跟執法人員沒法正常交流,公共安全都受威脅了。」
新規從昨天(6月25日)起生效,美國交通部長肖恩·達菲(Sean Duffy)上月還放話:「不會英語的司機,商用車別想開,就這麼簡單!」
新規要求司機得能用英語回答問題、讀懂路標和電子牌,甚至連跨州卡車和公交司機都得過關。檢查會加碼,交通部還取消了用翻譯APP或提示卡的「捷徑」,得靠自己硬碰硬。
過去有些司機靠這些工具混過去,可現在不行了,執法人員的主觀判斷可能成關鍵,華人司機尤其擔心口音重被誤判。
英語要求咋檢查?
路邊檢查可能是因為剎車燈壞了,或者在高速公路稱重站(Weigh Station)例行搞定。懷疑英語不行的司機會被拉去測試,內容包括口頭問答和認路標。
獨立卡車司機協會主席Todd Spencer說:「有司機看不懂限高標誌,撞橋的事兒不是沒發生過。」不少司機支持新規,覺得靠翻譯工具太危險。一位叫Kassem Elkhatib的司機吐槽:「有時候想聊兩句,他們連基本對話都跟不上!」
可咋判斷英語達標?交通部沒細說,只建議公司確保司機能聊運單、起止地和上崗時長。
Sikh聯盟的Mannirmal Kaur擔心:「檢查員標準不一,有的司機帶口音或用不常見的詞兒,可能就被判不合格。」一旦被貼上「不得上路」標籤,司機和公司都得整改完才能開工,這對英語不行的華人司機簡直是滅頂之災。
新罰更嚴厲
其實,英語要求不是新鮮事。申請商用駕照時,筆試得過,口頭還得說出輪胎氣壓(tire inflation)、胎紋深度(tread depth)、螺母(lug nuts)和冷卻液(coolants)這些專業詞兒。
過去,奧巴馬2016年定下的規矩是發現問題開罰單,不禁駕。可特朗普這次推翻老政策,執法力度猛增,英語不達標直接停職。
華人司機咋應對?
對華人司機來說,這新規像晴天霹靂。一些人已經開始行動,報名英語班、背單詞、刷教學視頻,甚至開車時不聽歌改聽英語APP。
駕校教練也出主意:「把培訓視頻當作業做,練口語最管用。」有司機算了筆賬,考試掛了或被查出問題,不光丟飯碗,還得賠公司損失,壓力山大。
新規已經到來,華人卡車司機們得抓緊時間補英語了。安全是大事,可這執行方式也讓不少人捏把汗。你覺得這政策公平嗎?有啥好辦法提升英語?快來評論區聊聊,咱們一起應對這場「語言危機」!
好!